自“一帶一路”倡議推行以來,它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在健康領域的合作更是大放異彩。近期,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人工智能主題日”世界數字健康論壇上,一場關于“數字科技在‘一帶一路’全民健康治理中的中國角色”的高端對話吸引了眾多目光。
論壇上,醫渡科技(2158.HK)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徐濟銘,與新疆醫科大學校長阿吉艾克拜爾·艾薩教授、清華大學精準醫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學武教授、螞蟻集團支付寶數字醫療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張俊杰先生,以及清學校友總會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專委會秘書長余永平先生,就如何利用數字科技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全民健康治理展開了深入探討。對話由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張萍教授主持。
徐濟銘在對話中指出,醫渡科技自2014年創立以來,一直專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推動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成功建立了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數據治理體系。他強調,醫療數據的復雜性和安全性是技術應用的關鍵挑戰,為此,醫渡科技與國內外專家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了疾病數據標準的建立,并合作出版了多達19本疾病標準數據集。
在技術研發層面,醫渡科技與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建立了交叉研究實驗室,并與中國政法大學等機構在數據安全與合規等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通過引入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等先進技術,醫渡科技確保了數據在合規框架下的高效利用與價值轉化。
面對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醫渡科技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基于AI技術的傳染病預警和應急響應系統成功輸出到東南亞國家。該系統實現了“秒級發現、分鐘預警、小時阻斷”的高效防控,極大提升了當地的公共衛生應急能力,贏得了廣泛贊譽。在技術輸出的過程中,醫渡科技充分尊重各國文化習俗,與本地團隊緊密合作,對技術體系進行了針對性優化,確保了技術的順利落地。
談及中國企業如何從單純的技術輸出轉向更深層次的聯合創新時,徐濟銘分享了醫渡科技依托“聯合實驗室”模式助力“一帶一路”國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實踐經驗。他提到,醫渡科技通過與高校和各地醫院的合作,深化了聯合實驗室的應用模式,這一模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得到了廣泛推廣。
在文萊,醫渡科技派遣技術專家擔任兼職教授和顧問,幫助當地建立學科體系和技術標準;在新加坡,醫渡科技與頂尖科研機構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共同成立了聯合實驗室,聚焦當地特色醫療問題展開聯合攻關,加速了科研成果向臨床服務的轉化。這一模式不僅解決了當地的醫療痛點,也進一步豐富了醫渡科技的技術生態。
徐濟銘強調,每個國家的疾病特征和產業優勢各不相同,聯合實驗室模式并非簡單的技術復制,而是深度融合本地需求后的創新孵化器。通過將醫渡科技的技術能力與當地資源相結合,既幫助合作伙伴建立了新的學科載體、培育了本土人才,也促進了醫渡科技全球化能力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