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廣闊天地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正日益壯大,他們就是被稱為“銀發網民”的老年人群體。盡管他們在社會經驗上頗為豐富,但在網絡世界中,卻往往表現出對陌生人的盲目信任,以及對成為網絡紅人的不切實際幻想。
隨著銀發網民的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悄然盯上了這塊“肥肉”,紛紛布下各種網絡陷阱。據新華網報道,市面上部分主播利用老年人想要發揮余熱、賺取額外收入的心理,精心設計了諸多騙局。這些主播會先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諸如“通過直播迅速還清高額債務”、“輕松實現日賺數千”等誘人信息,吸引老年人的注意。
一旦老年人上鉤,這些主播便會設法繞過平臺的監管機制,將他們拉入私人聊天群。在群里,他們大肆宣揚所謂的“成功案例”,用諸如“小額投資換回高額回報”等話術,不斷給老年人洗腦,鼓勵他們購買所謂的直播賺錢教程。
來自山東的60歲老人老雷便是受害者之一。他被一則聲稱“只需5980元,即可玩轉海外電商,輕松月入過萬”的廣告所吸引,隨后在對方的甜言蜜語和虛假承諾下,乖乖交出了近6000元的學費。然而,當他滿懷期待地按照教程操作時,卻發現根本無法獲得任何收益,想要退款更是難上加難。
除了“直播賺錢”的騙局外,還有不法分子打著“無門檻剪輯課”、“包粉絲數”、“月入過萬”等幌子,推出了所謂的“自媒體速成班”。這些所謂的專家課,不過是東拼西湊的劣質錄播,而所謂的包漲粉,也只是通過刷來的“僵尸粉”。一旦老年人支付了學費,這些不法分子便會立即撤銷所有資源扶持,轉而尋找下一個目標。
針對老年人對養生信息的熱衷,不法分子還設下了另一種陷阱——養生局。他們會在網絡上發布養生文章或視頻,吸引老年人關注后,再假借“養生助理”的名義邀請他們加入所謂的養生課程。在課程中,老年人通過回答問題獲得小額返現,進而被一步步洗腦,購買高昂且無效的養生產品。
來自湖南的72歲老人老任便是其中的受害者。她在瀏覽養生文章時,被一篇文筆不錯的帖子吸引并關注。隨后,她便被所謂的“養生助理”拉入課程群,每天上課打卡并獲得小額返現。不久,她便被徹底洗腦,購買了售價高達2000元的“熊膽粉”。盡管家人發現這是三無產品并極力勸阻,但老任仍然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銀發網民的增多也反映了老年人在互聯網世界中的活躍與好奇。據《2024銀發人群洞察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50歲以上人群的月活躍用戶已達到3.29億,月人均使用時長達129個小時。他們在娛樂場景中表現出極高的熱情,不僅熱衷于觀看短劇,還積極參與網絡游戲中的社交活動,甚至有不少老年人有過充值行為。
然而,面對日益復雜的網絡生態,老年人的社交經驗往往變得無效。他們分辨信息真偽的能力較弱,且容易盲目信任網友。這些特征恰恰成為了不法分子利用的工具。因此,作為子女,我們應該反思是否給予了老年人足夠的陪伴和關愛;作為平臺,也應該加強對老年人的保護,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內容和可靠的信息過濾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