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領域,2024年無疑是充滿變革與突破的一年。自2023年的迅猛發展后,這一行業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引領科技前沿,各大企業紛紛在模型端和應用端取得了顯著進展。
回溯至兩年前,ChatGPT的問世如同一場科技風暴,迅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然而,那時的人們雖然對LLM(大型語言模型)的創新感到震撼,卻難以預見到它在短短兩年內會以如此多樣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并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在這一年里,人工智能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OpenAI曾經的一家獨大局面逐漸被打破。盡管OpenAI在2024年中依然保持著領先者的姿態,GPT系列模型快速迭代,但每一代新模型的發布都未能再帶來ChatGPT問世時的那種驚艷感。
5月13日,OpenAI的CTO Mira Murati在短短三十分鐘內發布了四項新功能,其中GPT-4o作為原生多模態模型,在發布時一度“屠榜”。然而,隨著9月o1和12月o3的相繼發布,雖然技術上有顯著提升,但在實際應用中,用戶體感的驚喜度卻逐漸減弱。高昂的成本也讓個人和企業用戶難以承受。
與此同時,其他AI企業的大模型研發也在飛速推進。Anthropic推出了Claude 3系列,并在短時間內多次升級,實現了全面性能提升。meta推出了Llama 3.2 AI模型及其量化版本,谷歌的Gemini也在母公司的支持下快速迭代,并廣泛應用于生產場景中。在國內,阿里、百度、字節、騰訊等大廠以及新興的“六小虎”們同樣在快速迭代,與國際大廠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勢。
在市場份額方面,OpenAI的先發優勢有所削弱。據調研數據顯示,與2023年相比,在閉源模型中,OpenAI的企業市場份額從50%降至34%,丟失的市場份額主要被Anthropic和谷歌拿下。
在應用端,隨著各大企業在模型端的持續發力與成熟,AI應用也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據數據顯示,2024年1至8月,全球AI應用下載量同比增長26%至22億次,內購收入激增51%至20億美元。ChatGPT在收入榜、下載榜與活躍用戶榜均居首位,而Chatbot應用、圖片編輯應用與AI陪伴應用也成為了下載榜的熱門。
其中,AI陪伴式產品如Character.AI與Talkie AI的用戶黏性極高,用戶每日使用時長遠超ChatGPT。醫療機器人、生物醫學影像、數字療法等全新技術已經應用于尖端治療中,教育、能源等領域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專業應用。
在商業化方面,C端市場主要采用訂閱制變現方式,各大AI應用的收費價格相對接近。而在B端市場,由于有了云服務的經驗,按Tokens/API接口調用次數收費成為主流,各大云廠商之間的大模型價格戰也早已打響。隨著基礎模型的優化與算力芯片的迭代,B端的AI商業化競爭將更加激烈。
OpenAI在文生視頻領域的嘗試也頗具代表性。雖然Sora在發布時以驚艷的demo吸引了眾多關注,但在正式開放后,其實際生成的內容與已有的文圖生視頻應用相差不大,高昂的訂閱價格也讓不少用戶望而卻步。谷歌迭代推出的Veo2以及國內的Vidu、可靈、即夢、海螺、清影視頻等產品也在這一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總的來說,2024年的人工智能領域充滿了變革與創新,各大企業在模型端和應用端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商業化也逐漸清晰。然而,隨著競爭的加劇和技術的迭代,未來的AI市場將更加充滿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