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行業的風云變幻中,2024年成為了見證諸多轉折與突破的關鍵一年。兩大零售巨頭——盒馬與胖東來,在這一年中以截然不同的路徑,各自書寫了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盒馬,這個曾經因經營策略調整而備受矚目的品牌,在2024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機。自年初創始人侯毅宣布退休,CFO嚴筱磊接任CEO以來,盒馬開始了一段全新的征程。嚴筱磊在接任后的首次公開披露中,宣布了盒馬在過去九個月的連續盈利,這得益于其回歸用戶價值、聚焦發展方向以及推進組織建設的三大策略。
在這一年里,盒馬不僅完成了全國近一半鮮生門店的升級改造,服務顧客數更是增長了超過50%。新店長的大量涌現,以及采購崗位的晉升,都標志著盒馬在組織建設上的顯著成效。更令人矚目的是,盒馬的開店范圍不斷擴大,三分之一的新店面布局于二三線城市及縣城,這些地區對于盒馬這一新零售品牌的熱情,從開業時的火爆場面便可見一斑。
長三角地區,作為盒馬深耕的老營盤,更是成為了其發展的重要引擎。這里不僅創造了全國1%的GDP,還迎來了多家盒馬“首店”的開業,這些新店的業績表現,無疑彰顯了長三角地區強勁的消費實力。與此同時,盒馬還積極融入內港經濟,香港居民對內地時令食品的熱情,使得盒馬門店在時令生鮮上市時,總能迎來港客的熱烈追捧。
然而,盒馬的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盒馬也曾因低價策略而陷入困境,甚至一度傳出“賣身”、“關店”的傳聞。但正是這些困境,促使盒馬痛定思痛,再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如今,盒馬已經拋棄了單純“卷”低價的策略,轉而深入調研消費者需求,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與盒馬的浴火重生相比,阿里旗下的其他新零售品牌則顯得命運多舛。銀泰百貨與大潤發,這兩個曾經備受矚目的新零售標桿,如今卻紛紛被阿里“割肉”出售。銀泰百貨以約7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雅戈爾集團和銀泰管理團隊成員組成的買方財團,而大潤發則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的價格被德弘資本收購。這兩筆交易,無疑都標志著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戰略收縮。
然而,在零售行業的這片廣闊天地中,總有企業能夠逆流而上。胖東來,這個曾經只在河南許昌小有名氣的零售品牌,如今卻以其特立獨行的經營策略,成為了2024年的“現象級”話題。胖東來的成功,得益于其全面的“調改”策略。從商品結構、品質、價格到賣場布局、動線、環境、服務和員工待遇等方面,胖東來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幾乎等于再造了一座全新的超市。
胖東來的這種“調改”策略,不僅為其帶來了顯著的業績增長,還贏得了行業的廣泛認可。永輝超市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在胖東來的幫助下,永輝超市的調改門店業績顯著提升,日均銷售額和客流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這一成功案例,無疑為胖東來的“調改”策略增添了更多的說服力。
然而,胖東來的成功之路也并非沒有挑戰。盡管其經營成績優異、名聲在外,但規模卻遠不及一些大型零售企業。這主要是因為胖東來在成本控制和規模擴張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戰。盡管如此,胖東來仍然堅持自己的經營策略,通過聯合采購、“鉤子”產品以及優厚待遇等手段,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在零售行業的這片激烈競爭中,盒馬與胖東來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書寫了自己的傳奇。盒馬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實現了重生,而胖東來則以其特立獨行的道路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這兩大巨頭的成功故事,無疑為整個零售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