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辦公軟件行業的風云變幻中,金山辦公CEO章慶元近期接受了多家媒體采訪,其中也包括深度對話,分享了他對AI浪潮下辦公軟件未來的深刻洞察。
自1988年成立以來,金山辦公經歷了PC時代、移動互聯網的洗禮,直至如今直面AI的挑戰。章慶元,這位在公司服務超過25年的老將,從程序員一步步成長為CEO,見證了每一次技術變革帶來的行業洗牌。
“我們每天都在擔憂,是否有一天會被AI辦公軟件取代。”章慶元的言語間透露出對未來的深刻憂慮。他認為,AI帶來的效率提升是人類無法抗拒的誘惑,未來的一切都將與AI深度融合。
正是這份被替代的焦慮,促使金山辦公早早布局AI領域,積極將產品向AI轉型。他們與小米、順為共同設立基金,投資了市面上眾多大模型創業公司,但金山辦公自身并不涉足模型開發,而是專注于模型的應用層面。
回望12年前,金山辦公正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機遇,才在微軟等巨頭的夾擊下找到了生存空間。如今,新一輪技術變革再次襲來,這家老牌軟件廠商能否再次乘風破浪,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面對AI引爆的辦公軟件市場競爭,金山辦公提出了AI、協作和國際化三大核心戰略。過去一年,他們加速推進WPS AI的升級,推出了WPS AI 2.0版本,試圖用AI技術重塑WPS的各項功能。
在軟件行業,有一個廣為人知的“二八定律”:80%的用戶只使用20%的功能,而其余80%的功能則被忽視。章慶元認為,AI Agent智能體的出現有望打破這一定律。他預測,2025年將是AI應用的元年,未來一兩年內AI Agent將變得非常成熟,用戶只需表達需求,智能體就能代為完成,從而徹底改變用戶與軟硬件的交互方式。
然而,當前AI大模型的準確度不足、幻覺不可控等問題仍是痛點。金山辦公雖然不做模型,但在應用端也在努力減輕AI幻覺和污染的問題。他們一方面致力于基于私域知識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開發,利用WPS私有云儲存企業內部和個人篩選后的知識數據,提高生成內容的準確性和價值;另一方面,他們也在積極推動AI Agent的落地,將其視為改變世界的“理科生”,能夠調用互聯網軟硬件API,產生巨大影響。
在TO B的企業級賽道上,金山辦公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微軟帶著Copilot革新步步緊逼,而釘釘、飛書、企業微信等國內對手也虎視眈眈。隨著各家產品都試圖變成“超級應用”,提供一整套企業辦公解決方案,WPS 365也包含了郵箱、會議、編輯文檔、儲存等功能,產品間的差異化越來越模糊,甚至開始進入對手擅長的領域。
對于未來的競爭態勢,章慶元表示,隨著AI大模型的加持,各家接入的技術能力差異可能并不顯著,最終決定勝負的可能是各家的基因和累積的優勢。他認為,未來企業級服務市場將呈現多家共同服務的格局,而非一家獨大。
在國際化戰略方面,章慶元明確表示,海外將是金山辦公接下來的核心戰略。雖然在國內市場已經實現了較高的市占率,但海外市場的收入僅占全年營業收入的4.3%。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國產手機廠商出海,WPS軟件也迎來了出海的機會。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東南亞等中國友好國家,金山辦公將作為重點發展地區。他們看到,中國企業抱團出海是一項利好,當用戶在日常生活中頻繁接觸到中國品牌時,對中國辦公軟件的接受度也會相應提高。
未來,AI能力也將隨著WPS一起出海。章慶元表示,隨著國產大模型技術的崛起,金山辦公可以將國內的模型應用到海外去,在成本和開放性上或許更有優勢。然而,對于美國市場,由于辦公軟件相較于其他消費品更加敏感,金山辦公在2018年就主動關停了美國辦公室,這一市場自然相當于被放棄。
在與微軟的競爭中,章慶元表示尊敬這位對手,并希望能夠公平競爭。他認為,在中美以外的國家,AI的出現或許會讓競爭局勢發生很大變化。相比微軟,WPS更像一個互聯網軟件,在微小的產品創新上更貼近用戶。這或許意味著,在AI產品上,金山辦公也有機會拿到實用性更強、可用性更高的產品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