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近期公布了一項重大交易動態,正式與德弘資本達成協議,將以最高約131.38億港元的價格,全面出售其持有的高鑫零售股權,這部分股權占高鑫零售已發行股份的78.7%。
回顧歷史,早在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就已通過一系列操作,斥資約224億港元,直接或間接地獲得了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而到了2020年10月,阿里巴巴再次出手,以36.07億美元(約279.57億港元)的價格增持高鑫零售,每股價格相當于1.05美元(約8.1港元),從而使其成為控股股東。
經過這些年的布局,阿里巴巴在高鑫零售的股份比例達到了70.94%,并將其納入了自己的財務報表中。然而,此次交易的達成,標志著阿里巴巴正式退出了高鑫零售,前后總投資額高達504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阿里巴巴對高鑫零售進行了大筆投資,但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高鑫零售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半年內,營收達到了347.08億元,凈利潤僅為1.86億元,雖然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整體表現并不突出。高鑫零售集團擁有員工85778人,此次交易的完成也意味著阿里巴巴甩掉了這一龐大的人力資源包袱。
市場對此反應迅速,消息宣布后,高鑫零售的股價大幅下跌了20.16%,收盤價為1.98港元,市值縮水至188.89億港元。這一變動無疑給投資者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事實上,過去一年中,阿里巴巴一直在進行資產剝離,以優化其業務結構。例如,在2024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就將所持有的全部銀泰股權,以約74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由雅戈爾集團和銀泰管理團隊成員組成的買方財團。這一舉動也顯示了阿里巴巴在調整戰略方向上的決心。
早在2014年4月,阿里巴巴就曾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耗資53.7億港元。而在2017年,阿里巴巴更是聯手銀泰商業創始人沈國軍,以177億元的價格私有化銀泰商業。然而,如今阿里巴巴卻以約74億元的價格出售銀泰股權,預計因此將錄得約93億元的虧損。這一轉變不禁讓人對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產生疑問。
想當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大力倡導新零售,但如今看來,這一戰略似乎并未取得預期的成功。不到十年的時間里,新零售的風向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阿里巴巴的這一系列動作,或許正是對這一變化的回應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