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國航天界的年度盛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上海盛大啟幕,活動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攬星河”為鮮明主題,吸引了眾多航天領域的頂尖專家,共商中國航天產業的未來發展藍圖。此次盛會中,中國航天大會尤為引人注目,由中國宇航學會與中國航天基金會攜手舉辦,其在航天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作為商業載人航天領域的先鋒,北京穿越者載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穿越者)在此次大會上大放異彩,攜五項前沿技術成果亮相,分別是《可重復使用亞軌道載人飛船總體設計》、《亞軌道旅游航天參與者篩選標準探析:人因工程系統視角下的容忍性與適應性邊界》、《中國商業載人航天的發展現狀和未來機遇》、《亞軌道商業太空港建設標準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對商業載人飛船研制的探索與應用分析——具身智能太空座艙》。穿越者創始人兼CEO雷詩情更是在航天標準化論壇上發表了題為《亞軌道商業太空港建設標準研究》的主旨演講,贏得了廣泛贊譽。
航天標準化論壇聚焦“標準化與創新”主題,旨在通過探討管理模式創新、標準數字化應用等前沿議題,為航天標準化工作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此次論壇由中國宇航學會標準化分會、中國航天標準化與產品保證研究院及《航天標準化》期刊編輯部共同舉辦,吸引了來自科研、教育、企業等多個領域的40余位專家學者參與。
雷詩情的演講深入剖析了商業載人太空港的任務需求、建設要求及技術布局等多個方面,強調了載人與非載人、亞軌道與入軌等不同場景對太空港建設的差異化需求。她指出,穿越者致力于在國家載人航天標準體系的基礎上,將實際研制需求與標準化方法、研制計劃緊密結合,逐步構建完善的商業載人航天標準規范體系。
雷詩情的演講獲得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論壇主持人周玉霞研究員表示,穿越者作為唯一受邀報告交流的商業航天企業,其標準化工作的理念和實踐為論壇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啟發。她贊賞穿越者在整體方案設計時就注重標準先行,將標準化工作融入整體規劃建設中,這體現了一流企業的標準制定能力。
穿越者對于亞軌道商業載人太空港的建設有著清晰的規劃和愿景。雷詩情表示,安全是首要考量,設備設施需復雜且布局模塊需豐富,同時要在安全性、體驗感和成本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她提出,通過載具、流程和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將亞軌道飛行從高風險的科研任務轉變為可重復、低成本的商業服務,最終實現太空旅行的普及化。
為實現這一目標,穿越者依托其在載人航天領域積累的寶貴數據和實踐經驗,對亞軌道商業太空港的建設要求進行了細致規劃。從選址到設施建設,每一個環節都遵循嚴格標準,確保太空港的標準具備高度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穿越者不僅關注亞軌道太空港的建設,還積極參與商業載人火箭研制標準規范的制定和細化工作。作為中國載人航天標準體系的重要補充,穿越者致力于構建一個符合中國發展特色的商業載人航天標準體系,為中國商業載人航天的建設、管理和運行提供規范有序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