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威時代擬赴港上市,網約車業務面臨多重挑戰
近期,盛威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威時代”)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IPO融資擴大業務規模。此次上市由中信建投國際獨家保薦。然而,在其籌備上市之際,中國證監會對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材料提出了補充要求,特別關注上市前后的個人信息保護及數據安全措施。
盛威時代雖不為大眾所熟知,但運營的“365約車”品牌卻在網約車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司背后有著阿里巴巴旅行(簡稱“阿里旅行”)這一大股東的支持,同時高德地圖為其提供了流量保障。然而,盡管有這些優勢資源,盛威時代在網約車行業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盛威時代在中國道路客運信息服務市場中,按售票量計算排名第一。然而,在網約車服務市場,盡管按《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數量排名第二,但按訂單量計算的市場份額卻極低。據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顯示,今年上半年,盛威時代的訂單量為3140萬,僅占市場份額的0.58%。相比之下,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等競爭對手的訂單量則高出許多。
從財務數據來看,盛威時代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在報告期內(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5.54億、8.16億、12.06億和7.26億,增長率雖高,但凈虧損卻分別達到5.87億、4.99億、4.82億和2.85億,合計虧損約18.53億。毛利率也逐年下滑,網約車服務的毛利率更是在今年上半年首次錄得負值。
盛威時代解釋稱,網約車服務的毛利率較低,主要是因為公司采取了具有競爭力的定價機制,并向司機提供激勵措施以在市場中競爭。然而,這種做法并未帶來顯著的訂單量增長,反而增加了公司的成本負擔。與此同時,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也出現大幅波動,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在經歷了一次正增長后,再次走低。
除了業務層面的挑戰,盛威時代的股權變動也引發了市場關注。在多次融資經歷中,公司的股權轉讓價格存在顯著波動。例如,在B輪融資后兩個月內,股權轉讓價格就下滑了13.01%。而在同一天內,公司的增資與股權轉讓價格也存在較大差異。這些現象引發了市場對公司股權價格公允性的質疑。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盛威時代IPO申報前夕,作為股東之一的上海元弘選擇了提現離場。這一舉動可能引發市場對盛威時代穩定性的擔憂,進而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決策。
在消費者端,盛威時代的網約車平臺“365約車”也面臨著不少投訴。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某時間點,該平臺累計投訴量達到數百條,主要集中在司機對平臺扣分扣款的質疑上。盛威時代的聯網售票服務“出行365”也收到了不少關于管理混亂、退款手續費、信息泄露和售后不佳等問題的投訴。
面對這些挑戰,盛威時代需要在拓展司機和消費者群體的同時,更加注重維護現有用戶的口碑。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網約車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