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場聚焦綠色低碳發展的盛會——2025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論壇于4月28日盛大開幕。此次論壇恰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及“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之際,吸引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多個部委以及行業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
論壇圍繞“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搭建起了一個對話交流的平臺,旨在共享經驗成果,凝聚共識,匯聚力量,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用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王培暖受邀出席論壇,并分享了京東在綠色數智供應鏈構建、可持續消費模式倡導以及數智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創新實踐。京東通過科技賦能綠色發展,走出了一條高質量路徑,為“雙碳”戰略的實現提供了生動的企業案例。
京東作為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在構建“綠色供應鏈”方面走在行業前列。其發起的“青流計劃”,聚焦倉儲、運輸、交易等關鍵環節,推動全鏈條的綠色減碳。尤為2024年,青流計劃啟動了紅樹林生態修復計劃,成功修復了橫琴國家濕地公園(二井灣)20000平方米,將環保能量轉化為全民守護濱海濕地的力量。
在倉儲環節,京東通過建設“低碳園區”和布局光伏發電系統,實現清潔能源的降碳轉化。截至2024年,京東已在17座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區鋪設光伏設備,總裝機容量達139.22兆瓦,年發電量超過6.1萬兆瓦時,相當于滿足一個中型縣城家庭三個月的用電需求。其中,西安的“碳中和”物流園區更是成為全國物流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的典范。
在物流與交易環節,京東不斷探索“減量、復用、回收、降解”的閉環模式。2024年,京東全年使用自主研發的X系列環保紙箱8.6億個,年度減少碳排放量12164噸;投入循環箱96萬個,年度減少碳排放72520噸。京東旗下七鮮超市和達達集團已實現100%使用無紡布循環使用袋和全降解袋,京東買藥也全面使用可降解、可循環的紙袋,讓綠色消費成為日常選擇。
京東還積極踐行綠色消費方式轉型,實現“購物即減碳”。自2022年起,京東聯合超百家世界500強品牌推出“青綠計劃”,將減碳量直觀轉化為“綠色訂單”。2024年,該計劃累計產生1億張綠色減碳訂單,單筆訂單最高減碳量達6390克,相當于一盞10瓦LED燈持續點亮1425小時。
為促進可持續消費,京東搭建了覆蓋包裝、設計、減廢、有機、節能、出行等品類的“青綠計劃”專區,并引入多項國內外權威認證標準。這不僅提升了消費者對綠色商品的認知,還聯動品牌商家進行碳足跡測算,推動供應鏈減碳以及綠色商品銷售,實現了環境效益與市場回報的雙贏。
作為兼具實體企業基因和數字技術的新型實體企業,京東持續深耕供應鏈領域,用數智化技術全面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消費、服務等各個供應鏈環節。京東自主研發的MRV-T系統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的《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4年版)》,成為物流行業唯一入選的碳足跡技術專利。
京東打造的供應鏈碳足跡管理平臺“京碳惠”,創新性建立了“分布式碳賬簿”模型,并建立了首個覆蓋140種道路運輸工具、2000多種碳排放因子的數據庫。通過大模型研發出的雙因子核算模型,碳核算準確率高達99.5%。截至2024年,該平臺已服務全球超100個品牌,累計計算4000萬張運單,幫助合作伙伴減少碳排放464噸。
京東政企業務作為京東集團面向政企服務的重要窗口,以采購管理為切入點,將碳足跡數智化管理技術與京東慧采等政企采購平臺深度融合,推進綠色采購供應鏈建設與應用,為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力的平臺支持與技術保障。
京東還通過綠色采購和數智技術賦能,推動整個供應鏈產業鏈協同降碳。在綠色數智供應鏈建設的主線下,京東對內持續推進各業務體系全面減碳,對外則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