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技術的浪潮中,編程領域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曾經被視為高門檻技能的編程,如今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AGI)的推動下,正逐步成為人人皆可觸及的工具。AIGCode公司的創始人宿文,在IF2025創新大會上,分享了他對于AGI在編程領域應用的深刻見解。
宿文指出,AGI不僅降低了編程的技術門檻,更將編程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個性化時代。在這個時代,每個用戶都能根據自己的小眾需求,輕松定制專屬的應用。小團隊也能借助AGI的力量,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進行產品的迭代升級。他相信,這將是編程領域的終極場景。
宿文進一步解釋,在互聯網時代,應用與平臺更多地扮演著內容聚合與分發的角色。然而,在大模型時代,大模型的核心功能將轉變為在底層生成內容。這一轉變不僅重塑了軟件開發行業,更使得“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軟件開發成為可能。他強調,大模型時代將不會有超級應用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超級智能。
為了說明AGI在編程領域的具體應用,宿文以AIGCode的產品AutoCoder為例。這款產品完全面向不會編程的人群,不僅支持前端代碼的生成,還能將后端和數據庫一體化交付,從而交付出一個完整的軟件工程。他提到,AutoCoder的誕生源于他在上一次創業中遇到的痛點:軟件開發的效率低下與成本高昂。而AGI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
宿文還分享了AIGCode在模型研發上的創新。他們自研模型架構,不套殼、不依賴外部模型,以解決代碼鏈條優化中的核心技術難題。同時,他們在算法和軟件架構層面進行了創新,使得模型能夠更大更準,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他透露,AIGCode將在未來三個季度內發布13B和33B的模型版本,供有模型使用能力的團隊使用。
在演講中,宿文還提到了從Copilot到Autopilot的轉變。Copilot主要作為程序員的輔助工具,在IDE中進行代碼補齊。而Autopilot則致力于實現端到端的代碼生成,將用戶群體從程序員擴展到更廣泛的非程序員群體。他強調,AIGCode在Web端做IDE Free的產品,不僅避開了與IDE巨頭的競爭,還拓寬了用戶群體。
宿文還指出,盡管大模型在解決寫字和畫畫等場景上取得了顯著成果,但在解決理科問題如數學和編程上仍面臨諸多挑戰。然而,他相信隨著網絡結構的不斷迭代和優化算法的不斷創新,這些問題終將得到解決。他透露,AIGCode率先使用了PLE架構,使得模型能夠更有結構化地深度學習人類高質量樣本,從而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在演講的最后部分,宿文分享了他對于大模型時代軟件開發的愿景。他相信,隨著AGI技術的不斷發展,個性化應用將成為主流。他舉例說,無論是景區售票系統的快速部署還是播客卡通形象體的實現,都展示了個性化應用在實際場景中的巨大潛力。他強調,大模型時代的軟件開發將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個性化需求。
宿文的演講不僅展示了AGI在編程領域的巨大潛力,還激發了與會者對于大模型時代軟件開發未來的無限遐想。他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個性化應用將成為現實,而超級智能將成為大模型時代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