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這一關鍵年份,中國酒業經歷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與挑戰。五糧液、貴州茅臺等酒業巨頭紛紛召開經銷商大會,透露出市場環境的嚴峻性,郝鴻峰、池金清等行業領袖四處奔波演講,力求爭取更多市場支持與資源。
回溯至2014年,貴州茅臺推出的“馬茅”生肖酒,當時市場反應平平,首發價僅為849元/瓶。然而,時至2025年,這款酒的價格已飆升至16500元/瓶,成為酒業領域內一個令人矚目的財富傳奇。但遺憾的是,當時多數人并未意識到這將是酒業新一波財富浪潮的開端。
2024年,整個酒業產業鏈上下游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一年的挑戰甚至超過了前一年。這樣的困境,不禁讓人聯想到馬云曾在公開場合幾度哽咽,坦言當前各行各業的艱難。
深入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的酒業數據,A股上市的20家白酒企業中,總營收達到3400.66億元,同比增長9.27%,凈利潤則為1316.96億元,同比增長10.67%。其中,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古井貢酒這六家頭部企業的表現尤為亮眼,總營收高達2932.86億元,同比增長11.61%,占整體市場份額的86.24%;凈利潤更是達到1220.27億元,同比增長11.21%,占據了整體凈利潤的92.26%。
對于那些感受到市場壓力的酒企和酒商而言,他們是否處于這六家頭部企業之外?他們是否未能代理到這六家企業的產品?這些面臨困境的酒企和酒商,他們所提供的產品是在試圖替代這六家企業的核心產品,還是在與其進行直接競爭,亦或是選擇了錯位競爭?或許,那些能夠提供替代品并成功獲得市場認可的酒企和酒商,如李渡、中華醬酒等,日子會相對好過一些。
從消費端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的結婚人口數量顯著下降,全國結婚登記對數僅為474.7萬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94.3萬對。同時,出生人口數量也在持續下降,2023年的生育率僅為1.0左右,出生人口數量從2016年的1883萬降至2023年的902萬,短短七年內幾乎減半。這一趨勢無疑對酒業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婚宴、滿月宴等傳統宴席的減少,直接導致了酒飲消費量的下降,進而影響了餐飲行業乃至整體經濟。
從行業趨勢來看,隨著科技的發展,重體力勞動者數量減少,體力勞動者的勞動強度也在降低,這導致了酒飲攝入量的減少。同時,資本市場的投資風格也在發生變化,從追求“廣而全”、“高回報”轉向“精而簡”、“低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商務活動及酒飲消費。新興產業的發展如新基建、新能源等,雖然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與酒業市場的交集并不多。
在人均飲酒量、飲酒頻次以及適齡飲酒人口下滑的背景下,疊加經濟波動的影響,酒飲消費市場呈現出“先分級后升級”的趨勢,而酒飲流通市場則呈現出“厚利多銷”的特點。與房地產行業及相關產業相比,新興產業對酒飲消費的依賴并不強,酒飲習慣也尚未養成。因此,多數酒企和酒商仍在努力與這些新興產業建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