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直播電商領域經歷了從井噴式增長到平穩發展的顯著轉變。2019年,隨著直播技術與電商平臺的深度融合,淘寶、京東、抖音、快手等平臺迅速布局直播購物,使之成為消費新風尚。然而,據艾瑞咨詢預測,直播電商的增速已從初期的245.9%逐漸放緩,預計2024至2026年間將穩定在18%左右。
這一變化標志著新業態從風口走向常態,消費者的新鮮感逐漸減弱,注意力資源變得稀缺,內容創新難度加大,導致直播觀看人數和購買率趨于穩定。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推高了流量成本,不僅包括直接的流量購買費用,還有與頭部主播合作的昂貴開支及精細化運營的投入。
隨著行業規范化進程的推進,監管措施日益嚴格,虛假宣傳、不合理營銷和刷單行為受到嚴厲限制,過去那種激進的促銷方式已成歷史。據報道,抖音電商的GMV增速從去年的60%大幅下滑至9月的不足20%,快手電商去年三季度的GMV增速也僅為15%,同樣處于平緩增長區間。
面對“增長天花板”的懸頂之劍,直播電商平臺開始尋求突破。抖音在2022年發現,當電商內容占比超過8%時,用戶留存和使用時長會受到負面影響,于是推出了“商城”入口,試圖通過目的性更強的購物場景來突破原有上限。2024年,抖音商城App和抖音搜索App的上線,進一步加速了向貨架電商轉型的步伐。
在平臺策略上,抖音電商對商家進行了更細致的劃分,將品牌商家與中小商家、白牌商家等分別管理,以適應不同品類和商家的直播帶貨需求。2024年7月,抖音將GMV增長作為首要目標,弱化了“低價”戰略,反映出平臺對提升價格競爭力的新追求。
與此同時,消費者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冷靜。過去一年中,與帶貨主播相關的輿論事件頻發,如李佳琦花西子事件以及“瘋狂小楊哥”和“東北雨姐”的假貨問題,讓直播帶貨陷入了信任危機。這些事件不僅削弱了主播的光環,也促使平臺開始重視去頭部化趨勢,鼓勵商家發展自播。
QuestMoblie數據顯示,去年10月,抖音和快手平臺上,家用電器、服飾箱包等行業的自播銷售額占比均超過50%。對品牌而言,自播不僅成本更可控,還能更直接地接觸消費者,制定全渠道營銷規劃。
直播電商的發展不僅改變了銷售模式,更重塑了電商行業的思考方式。內容化成為電商發展的核心命題,傳統電商紛紛擁抱內容化,通過主播解說、場景化展示、故事營銷等方式與消費者建立聯系。淘寶將內容列為五大戰略之一,并設立了內容消費用戶規模、主播數量和GMV增長的具體目標。
直播帶貨的形式也在不斷創新,從傳統的直播間走向原料產地、活動現場,主播也不再局限于名人或頂流。京東通過讓采銷人員前臺化,為品質和價格背書,小紅書則涌現出以章小蕙、董潔為代表的頭部主播,主打內容深度、選品獨特和講述感染力。
對于后進者如小紅書和視頻號來說,直播電商業務仍處于初級階段,它們正結合自身平臺定位,探索直播電商的未來發展方向。然而,隨著傳統增長路徑的失效,平臺們需要更多創新和攻堅努力,以適應行業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