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3日北京時間的晚間,美國公布了4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結果出乎意料地顯示出降溫趨勢,這一變動立即對美股市場產生了影響。開盤時,納斯達克指數率先上揚1.24%,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則輕微下滑0.39%,標普500指數則微漲0.61%。
個股方面,英偉達成為市場焦點。據CNBC報道,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周二宣布了一項重大交易,英偉達將向沙特阿拉伯出口1.8萬塊頂級人工智能芯片。這一消息迅速提振了英偉達的股價,截至報道發出,其股價大幅上漲5.61%。
具體來看,美國勞工統計局在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2.3%,這是自2021年2月以來的最小漲幅,并且低于市場預期的2.4%。同時,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同比上漲2.8%,與市場預期相符。這些數據表明,美國的通脹壓力有所緩解。
盡管CPI數據意外降溫,但市場的反應相對溫和。現貨黃金價格在數據公布后短暫走高,而美國2年期國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則有所下滑。這些變動顯示了投資者對于未來經濟走勢的復雜預期。
市場參與者對于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路徑也進行了押注。根據芝商所CME Group的數據,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在6月維持當前利率不變的可能性高達91.7%,而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僅為8.3%。同時,對于2025年的降息預期,市場認為降息25個基點、50個基點、75個基點和100個基點的可能性分別為19.2%、37.4%、30.3%和9%。這些預期反映了市場對于未來經濟環境和通脹水平的復雜判斷。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化可能會對未來的通脹水平產生影響,進而改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路徑。高盛經濟學家認為,企業可能會通過提前庫存來延遲價格上漲,但最終這些成本還是會轉嫁給消費者。同時,有機構預計貿易政策對物價上升的傳導作用可能在今年6月和7月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