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長達三年的波動與挑戰后,教育行業終于在2024年迎來了顯著的回暖跡象。這一年的變化不僅體現在各大頭部企業的財報上,更在整個行業的生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新東方和好未來作為行業標桿,其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數據尤為亮眼。新東方實現了14.35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大幅增長30.5%;好未來則以4.14億美元的營收,實現了50.4%的同比增長。這些數字不僅彰顯了企業的韌性,也為整個行業注入了信心。
與此同時,中腰部企業也在經歷陣痛后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一起教育在SaaS等產品服務上取得了顯著增長,量子之歌則戰略性地將目光投向了銀發經濟,云學堂則開始專注于為大型企業客戶提供服務。這些變化表明,教育行業正在逐步擺脫同質化競爭,走向更加多元化的發展道路。
然而,增長并非沒有挑戰。教育行業在獲客方面依然面臨著諸多痛點,包括線上流量競爭激烈、線索質量參差不齊、數據管理與分析困難以及新的營銷技術挑戰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轉化效率,也加劇了行業的內卷現象。
在這樣的背景下,獲客成為了教育行業的一號位工程。為了應對挑戰,企業開始重新審視獲客策略,從割裂的獲客動作轉向深度服務體系的搭建,從注重線索數量轉向注重線索質量,從依賴人工客服轉向推進團隊集體學習AI能力。
這些變化也反映在了市場部門的工作中。消費者越來越敏感,要求素材、鏈路和轉化更加原生化;出價方式需要更加貼近交易環節,尤其是首次到課轉化率指標;AI技術和數字人工具的運用則需要在實際生產環節和投放環節中產生增效。
一些企業已經提前覺醒,跑通了新的鏈路模式。例如,某國內頭部餐飲培訓教育公司通過私信留資鏈路,成功降低了轉化成本并提升了線索有效率;某頭部教育企業則通過回訪信息確認的方式,提升了到課轉化率和跑量能力;某教育培訓品牌則通過啟用企業號智能客服,實現了全天候自動化服務并提升了留資率;某教育培訓老牌子則通過即創平臺數字人形象,提升了素材產出效率和產出成本節省。
這些案例企業的生意增長有兩個共性:一是打通獲客經營,將營銷觸點轉化為經營起點,實現良性循環;二是深挖平臺能力,迭代自身的獲客方法論,尤其注重平臺最新的智能工具的運用。
抖音生態作為國民級的富礦,其巨量引擎平臺也成為了教育營銷的風向標。巨量引擎發布的線索生意年度關鍵詞“深度服務,長效經營”與教育行業老板們的心態不謀而合。平臺在私信工具、深轉數據回傳以及全鏈路自動化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助力商家提升服務深度和轉化效率。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無論是教育企業掌舵人、平臺增長操盤手還是廣大教育從業者,都需要以深度服務和長效經營為基石,深耕一個品類、一個平臺、一類客群,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