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低利率環境的影響下,居民如何有效管理和增值個人資產已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近期,騰訊理財通,這一擁有超過2億用戶的官方理財平臺,發布了其2024年度數據報告,并配套進行了廣泛的投資者調研。這份報告不僅回顧了2024年的理財市場,還對未來一年的投資理財趨勢進行了展望,為市場提供了深入的洞察。
騰訊理財通的2024年度數據顯示,穩健理財策略獲得了顯著成效。超過97%的穩健理財用戶實現了正收益,穩健理財專區累計為用戶創造了833.7億元的收益。隨著去年9月市場環境的回暖,理財通平臺上的“固收+基金”產品表現尤為亮眼,持倉用戶的收益率超過了4.46%,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
展望2025年的理財市場,投資者普遍持樂觀態度。根據騰訊理財通的調研結果,76%的投資者認為理財市場中仍存在機會,而超過82.5%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將每月工資的10%以上用于理財。值得注意的是,6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在理財方面展現出非凡的財力,其中37%的老年人愿意將養老金的40%用于理財。
在低利率和資產荒的背景下,投資者紛紛尋求穩健的投資渠道。騰訊理財通發布的年度數據及其配套調研報告顯示,2024年,在超過1.23萬只基金產品中,有70%以上的產品實現了盈利。盡管資本市場經歷了前低后高、反復震蕩的波動,但整體趨勢向好。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理財通用戶的投資行為更加謹慎,傾向于選擇穩健型產品。自去年9月下旬A股市場回暖以來,“固收+基金”因其攻守兼備的特點,成為理財通平臺上的熱門選擇。
老年群體在理財方面的投入尤為突出,37%的60歲以上老年人愿意將養老金的40%用于理財。同時,投資者的理財觀念逐漸趨于理性,更加注重長期投資。54.3%的受訪者表示,只有在資金充裕且不急用時才會考慮理財,避免盲目跟風。在投資產品偏好上,近七成投資者傾向于選擇風險較低的貨幣基金,其次是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和債券基金。
在投資期限方面,投資者更傾向于選擇1至3年的理財產品。不同年齡段的投資者在2025年的理財預期收益上存在差異。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50歲以上的中年人心態較為平和,追求小幅盈利;而30至50歲的投資者則對理財抱有更高期待,希望獲得3%至5%的收益。在風險承受能力方面,超過半數的投資者只能接受1%至3%的資產損失,表明大多數投資者的理財目標是穩健增值。
騰訊理財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始終將投資安全性放在首位,不斷加強風險防控措施。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在購買高風險產品或單筆投資金額過高時,平臺會進行強提醒,包括“非保本”、“有波動”、“封閉期”等關鍵信息。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萬用戶收到了這些投教保護措施,有效幫助他們充分了解產品風險,避免因信息不對稱或誤操作而遭受潛在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