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鄉村的面貌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一變化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尤為顯著,尤其是小紅書,正成為觀察這一趨勢的重要窗口。
過去,鄉村常被貼上落后、粗鄙的標簽,但如今,這一觀念正在被徹底顛覆。在小紅書上,鄉村以多姿多彩的形象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既有其原始的質樸與真實,又融入了現代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鄉村不再只是逃離的對象,而是成為許多人心中向往的歸宿。
這一轉變尤為明顯地體現在年輕人的參與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到鄉村,他們不僅在這里扎根,更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鄉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年輕人將破舊的房屋改造成別具一格的庭院、居所或民宿,不僅提升了鄉村的審美,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以寧夏中衛黃河宿集為例,馬來西亞華人Brian的到來,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機。他不僅在古長城上策劃了“大地宴席”,還通過小紅書將這一獨特體驗分享給更多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從而帶動了當地的旅游業發展。Brian的故事,只是眾多年輕人回歸鄉村、改變鄉村的一個縮影。
小紅書在推動鄉村變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平臺通過發起公益項目,如“鄉村漫游”計劃,不僅為鄉村引入了新的生活方式,還通過培訓鄉村人才、提升鄉村文化等方式,助力鄉村的全面發展。以浙江安吉的小杭坑為例,小紅書與村集體合作,將一片荒廢的空地改造成生態露營地,不僅帶動了當地的旅游業,還使村集體年收入大幅增長。
小紅書還通過連接鄉村非遺、農產品等,為鄉村打開了新的銷路。在云南鶴慶的龍珠村,小紅書與當地手工造紙傳承人合作,將傳統的手工造紙技藝與現代露營燈相結合,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賦予了其新的生命力。而在廣西紅巖村,小紅書通過舉辦柿子節,將當地的月柿推廣到了全國,甚至海外。
小紅書公益部的關惠元表示,小紅書希望成為連接鄉村與城市的橋梁,通過推動城鄉生活方式的流動,實現城鄉共建、共享、共榮。她強調,鄉村需要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而年輕人也需要鄉村的寧靜與美好。小紅書正是通過搭建這一平臺,讓兩者得以相互成就。
在小紅書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小紅村”正在涌現。這些各具特色的鄉村,不僅豐富了鄉村旅游的內涵,也引領了鄉村漫游的熱潮。從戶外露營到鄉村漫步,從體驗鄉村美食到感受鄉村文化,小紅書正在讓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中國鄉村。
鄉村的聲音,正在匯聚成一種新的鄉音,這是鄉村的新面貌,也是鄉村的新希望。在小紅書的助力下,中國鄉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年輕人的參與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