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臘八節的遠去,春節的腳步聲日益清晰,各大快遞公司紛紛宣布“春節不打烊”服務計劃,旨在為節日期間的消費者提供不間斷的物流支持。
在不久前召開的2025年全國郵政工作會議上,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透露,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驚人的1745億件,業務收入則攀升至1.4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和13%。這些數據不僅彰顯了快遞行業的蓬勃生機,也預示著其在新的一年里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科技賦能快遞業,成為2024年的一大亮點。趙沖久指出,去年快遞行業在無人配送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無人車和無人機數量大幅增加,分別達到了近千輛和超過300架,實現了近300萬件的無人機配送。同時,快遞業還積極推動碳排放量試算和結果運用,大力推廣光伏發電項目,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保有量已超過7萬輛。
展望未來,2025年我國郵政快遞業預計將保持穩步上升態勢,快遞業務量有望達到1900億件,業務收入則將攀升至1.5萬億元。在這一背景下,快遞物流行業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推陳出新。
其中,無人配送技術的快速發展尤為引人注目。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場景的持續拓展,無人機和無人車正在逐步改變快遞行業的配送模式。順豐同城早在2022年就在深圳試點上線了無人機急送服務,如今這一服務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美團無人機等企業也相繼開辟了多條無人機運輸航線,涉及同城、跨城等多種運輸場景。
在地面配送方面,無人車同樣大放異彩。順豐同城等多個快遞網點和社區都出現了無人車的身影,它們不僅提高了配送效率,還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菜鳥在全國多地開展無人車運營,取得了顯著成效。業內分析認為,未來3-5年內,無人車數量將大幅增加至20萬輛,成為快遞配送領域的重要力量。
除了無人配送技術的快速發展外,快遞企業還在智能化、自動化分揀設備方面持續發力。這些設備不僅提高了分揀效率,還減少了包裹損壞和丟失的情況。同時,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快遞業也在加速向智能化、自動化邁進。從無人倉庫到智能分揀,從物流無人機到自動化配送車,科技的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快遞行業的面貌。
在國際化方面,我國快遞企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他們加快推進快遞出海,加強樞紐中心建設,累計建成境外分撥中心297個、海外倉333個。同時,他們還強化了干線運輸能力,新增了多條洲際快遞貨運專線和海運郵件專線。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我國快遞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還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
港澳地區正在成為各大物流企業的必爭之地。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紛紛加碼港澳市場布局,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和服務升級。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港澳地區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還為快遞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業務機會和增長空間。
電商行業的變局也為快遞業帶來了利好。隨著京東物流接入淘寶天貓、菜鳥全面接入京東平臺,兩大電商平臺旗下的物流體系實現了全面“破壁”。這不僅意味著物流服務體驗將進一步多元化,還有望推動行業在充分競爭中提高服務質量、擺脫同質化和低價競爭的困境。
在電商平臺的推動下,“運費險”等服務的普及也促進了快遞業務量的增長。隨著消費者退換貨量的增加,快遞網點收到的退貨件和散單件數量也顯著增加。這些逆向件不僅為快遞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業務機會,還提高了他們的利潤水平。因此,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服務質量以吸引更多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