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項針對人工智能電力消耗的研究揭示了令人矚目的趨勢:到2025年底,人工智能預計將消耗全球數據中心近一半的電力。這項分析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環境研究所的博士生Alex de Vries-Gao完成,他因對加密貨幣電力消耗及其環境影響的深入研究而聞名,并在其網站Digiconomist上分享了相關數據。
據研究顯示,當前人工智能已經占據了數據中心電力消耗的顯著份額,高達五分之一。盡管這一數字因大型科技公司對人工智能模型能耗信息的保密而難以精確計算,但de Vries-Gao通過追蹤人工智能計算芯片的供應鏈,進行了合理的預測。盡管技術效率在不斷提升,但人工智能的電力需求卻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這一發現引起了廣泛關注。
原本,de Vries-Gao曾預計,隨著以太坊等加密貨幣轉向低能耗技術,他的研究可能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大型人工智能技術如“ChatGPT”的興起,特別是這些技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的廣泛應用,讓他意識到,人工智能同樣是一個能耗巨大的領域。“我當時真是驚訝,沒想到又遇到了一個能耗大戶。”他感嘆道。
de Vries-Gao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技術的進步,也引發了對其能源需求的廣泛關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擴展,如何理解和管理其能源需求變得愈發重要。盡管技術日新月異,但如何在能源消耗和可持續發展之間找到平衡,成為了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項研究不僅凸顯了人工智能在現代社會中的快速發展,還揭示了其帶來的能源挑戰。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有效管理和優化其能耗,將對環境和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一發現提醒我們,在享受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關注其背后的能源消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