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鯤鵬昇騰開發者大會2025(KADC 2025)圓滿落幕,此次盛會于5月23日至24日舉行,以“心懷摯愛,共綻光芒”為核心主題,致力于通過深度開放策略,為創新者提供加速創新的平臺。大會精心策劃了鯤鵬、昇騰及高校生態領域的分論壇,全方位展示了基于鯤鵬、昇騰基礎軟硬件平臺的技術革新、科研進展及行業應用生態成果。
在高校生態分論壇中,聚焦于前沿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旨在推動高校科研成果的競爭力提升,助力初創科技團隊成長為新一代創新型企業,并著眼于培育計算領域的頂尖人才,為智能化創新發展注入活力。華為的算力環境為這一進程提供了強大支持。
在科研創新方面,依托鯤鵬昇騰科教創新孵化中心的12所重點高校,在本屆分論壇上發布了首批創新成果。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袁粒團隊與兔展團隊攜手發布了Open-Sora Plan V1.5版本,并預告了V2.0的統一架構能力。V1.5版本憑借昇騰MindSpeed MM軟硬件創新訓練,實現了電影級視頻生成質量的突破。V2.0版本則進一步實現了從單模態到多模態的統一架構創新,支持多源深度協同推理,為文本和圖片生成動態視頻提供了強大支持。
浙江大學研究員朱霖潮在智能視頻生成與編輯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分享了“長時一致的視頻生成技術”,大幅提升了模型處理視頻數據的速度,有效推動了影視制作和短視頻創作的降本增效。基于鯤鵬、昇騰技術棧,解決了長視頻生成中的多個關鍵挑戰。
在高性能推理和技術創新方面,清華大學博士生謝威宇研發的KTransformers框架實現了單卡運行千億參數模型的技術突破,基于鯤鵬CPU與昇騰NPU的異構協同優勢,解決了大模型部署中的硬件成本與顯存瓶頸問題,降低了中小團隊和開發者參與大模型研發的資金門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胡偉教授團隊基于鯤鵬、昇騰硬件平臺開發了高性能第一性原理計算材料模擬智能體,實現了材料電子結構的精準模擬,顯著提升了計算效率并降低功耗,為新材料研發提供了高效工具。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江震分享了“面向E級計算的隨機分批分子動力學方法及應用研究”成果,攻克了傳統模擬效率瓶頸,為新材料研發提供了底層算法突破。
在鯤鵬昇騰種子計劃的推動下,眾多高校創新成果成功轉化為市場產品。華為賦能創新企業實現產業轉化,例如清華系的趨境科技和清程極智分別推出了領先的AI推理一體機方案和純CPU集群推理方案“赤兔引擎”。中科大系的瀚海量子則結合鯤鵬平臺,打造了首款國產化量子計算教學平臺。這些創新企業正基于鯤鵬、昇騰技術生態,構建自主產品體系,實現從學術突破到商業價值的飛躍。
華為還發布了高校人才培養政策,通過創新基金、算力補貼等多元激勵措施,引導高校開發者投身鯤鵬、昇騰平臺,培育復合型人才。同時,推出了2025年開發者計劃,打造全周期成長體系,助力開發者技能提升,為計算產業生態注入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