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來自東北的大姐李云鳳因獨特的養豬方式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她所倡導的“發酵床生態養豬”技術,不僅革新了傳統養豬模式,更在環保與經濟效益上取得了雙贏。
李云鳳的養豬秘訣在于利用當地的玉米秸稈、稻殼等農業廢棄物作為墊料,結合微生物分解技術,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生態循環系統。豬只的糞便成為微生物的“美食”,而微生物則將墊料與糞便轉化為肥料,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還為黑土地提供了寶貴的養分。
這一創新模式不僅解決了豬飼料的需求問題,更顯著減少了排泄物及飼料殘渣對環境的污染,同時改善了養殖環境的氣味問題。李云鳳的成功實踐,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生態養殖發展,更為村民們開辟了一條致富新路徑。
為了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這一環保養殖模式中,紀錄片《田野之上》特別為李云鳳和她的養豬場創作了一首RAP歌曲。這首歌曲以其獨特的節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詞,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開來,成為了李云鳳和她的生態養豬事業的“代言曲”。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豬養殖相關企業數量龐大,現存企業達44.3萬家。從成立年限來看,老牌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其中成立5-10年的企業占比最高,達到了42.0%;其次是成立10年以上的企業,占比26.3%。總體來看,成立5年以上的企業合計占比高達68.2%,而成立1年以內的企業數量最少,僅占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