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近日再次宣布了大規模裁員計劃,此次預計將有約9000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成為微軟年內第二次重大人員調整。
據微軟發言人介紹,此次裁員波及范圍廣泛,涉及不同部門、地區以及各個層級的員工,但裁員人數僅占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不到4%。截至2024年6月底,微軟全球員工總數為22.8萬人。發言人表示,此次行動旨在優化業務流程,減少管理層級,以提升公司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力。
微軟指出,公司將繼續推進必要的組織變革,確保在充滿活力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實現持續發展。事實上,這并非微軟今年首次進行大規模裁員。早在今年5月,微軟已宣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6000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3%。6月在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總部及普吉特海灣地區也有數百人被裁。
回顧微軟歷史,最大規模的裁員發生在2014年,當時微軟在收購諾基亞設備與服務業務后,曾裁減18000名員工。而此次裁員規模則是自2023年微軟裁員1萬人以來的又一次大規模行動。
今年以來,硅谷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員。例如,亞馬遜在1月證實將在北美商店部門裁員約200人;惠普預計在2月削減多至2000個職位,自2022年至今已累計裁員約9000人;谷歌在4月被曝在安卓系統與Pixel手機業務線裁員數百人,涉及多個核心崗位。這些公司裁員的理由多集中在提升效率、優化結構及降低成本等方面。
分析認為,微軟此次裁員背后有多重因素。一方面,面對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成本上升的壓力,微軟希望通過減少人力成本來維持利潤率。另一方面,隨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軟正在重新評估業務布局,將更多資源集中于核心業務和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微軟在AI領域面臨的挑戰日益凸顯。其推出的Copilot對話助手并未能像ChatGPT那樣獲得廣泛認可。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IT高管中,僅有極少數人認為Copilot為公司帶來了顯著價值。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微軟發布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和利潤均同比增長,且高于分析師預期。其中,智能云部門表現尤為突出,實現營收268億美元;Azure及其他云服務收入也同比大增33%。相比之下,生產力與業務部門以及個人計算部門的營收增幅稍顯遜色。
在股市方面,截至7月2日美股收盤,微軟股價微跌0.20%,報491.09美元。其總市值達到3.65萬億美元,在美股市值榜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