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近期出臺了《上海市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此舉標志著該市在人工智能與軟件產業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旨在加速軟件和信息服務行業的繁榮發展。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透露,該政策包含了17條具體措施,旨在全方位支持企業成長。
截至2023年5月,上海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總收入已突破69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0.4%,遠超全國14.3%的平均增速。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尤為亮眼,收入規模達到3600億元,增長率高達27.1%,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此次政策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對優質企業的獎勵政策。對于年營收超過20億元且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企業,上海市將給予表彰和獎勵;中小企業則根據規模不同,有機會獲得最高達3000萬元的獎勵。小微企業同樣能享受到30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成長資助,旨在激發企業的創新潛能和發展動力。
在推動人工智能應用方面,上海市將支持云服務商打造模型即服務平臺,通過發放“算力券”降低企業在模型使用和部署上的成本,助力大型模型在工業、金融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于表現突出的項目,上海市還將提供最高30%的補助。同時,政策也鼓勵AI代碼生成及軟件的AI化改造,優質項目可獲得不超過50%的補貼。
上海市還對高端軟件、數字內容、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等關鍵領域推出了差異化的扶持政策,涵蓋創新孵化、交易融資等多個方面。政策還著眼于降低企業的研發、融資、網絡使用及人力資源成本,以創造更加高效的發展環境。
不僅如此,上海市各區域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均實現了正增長,尤其是楊浦、普陀等中心城區,增速分別達到25%和22.6%。這些政策的實施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為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