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舉辦的“2025空天信息大會”現場,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就超算互聯網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應用前景進行了深入闡述。他提到,憑借大顯存、全精度覆蓋的算力優勢,以及豐富的仿真計算服務經驗和一站式MaaS服務體系,超算互聯網正為飛行器設計制造、低空經濟類大模型等商業航天應用場景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持。
商業航天作為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面臨著數據處理量龐大、計算需求迫切、AI模型訓練復雜等多重挑戰。傳統風洞實驗方法獲取的數據成本高且數量有限,難以滿足AI大模型的訓練需求,成為制約商業航天發展的瓶頸。
針對這一問題,超算互聯網通過“算力+應用”的一體化服務模式,為用戶免去了自建算力設施和配置計算環境的繁瑣步驟。用戶只需即開即用,即可運行空氣動力學CFD等軟件,快速生成大量高精度數據。這些數據與風洞實驗數據相互驗證,結合深度學習算法,能夠生成與風洞實驗結果相媲美的高質量仿真結果。這一創新模式正在推動飛行器設計制造流程和效率的深刻變革。
在商業航天材料學領域,超算互聯網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能夠支持分子動力學模擬和量子力學計算,助力科研人員快速發現和開發具有特殊性能的航空材料,為商業航天的材料研發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作為國家級綜合算力服務平臺,超算互聯網已經吸引了超過40萬用戶,并匯聚了500多家優質服務商,發布了7000多款算力商品與大模型。這些資源為商業航天、工業仿真等100多個細分行業、1000多個場景提供了堅實的算力基礎,推動了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
曹振南強調,超算互聯網期待與更多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領域的企業攜手合作,共同探索超算與太空產業融合的廣闊空間,為太空計算等新型計算場景提供堅實的算力保障,助力商業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