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行業近期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多家企業相繼完成IPO和大額融資,標志著這一領域似乎重新煥發了生機。在政策紅利期逐漸消退的背景下,如何實現自我“造血”功能并最終盈利,已成為互聯網醫療企業的核心任務。
據統計,在最近半年內公布財務數據的9家互聯網醫療企業中,以經調整凈利潤計算,已有5家企業成功實現盈利。而對于尚未盈利的公司,其虧損幅度也在顯著縮小,與過去每年數億甚至十多億元的“燒錢式”虧損相比,有了明顯的改善。
當前,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聚焦主業,剝離那些與主業協同性低、毛利率低的業務。同時,憑借在院外市場中的樞紐地位,這些企業開發的新業務也開始顯現成效,行業在商業價值層面逐漸步入正軌。
近年來,線上購藥醫保支付在多地快速推廣,包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已推出線上醫保購藥服務。同時,全國多地醫保局上線了購藥比價工具,患者能夠輕松查詢藥品價格、藥店位置等信息。醫保部門大力推進集采藥品進藥店,使患者在藥店也能購買到零加成銷售的集采藥。這些變化使得藥品價格更加透明,大眾在選擇購買渠道和平臺時更加注重價格因素,醫藥電商平臺和其他零售企業面臨著藥品價格競爭的巨大壓力。
然而,實物產品如藥品、器械等仍是醫療健康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收入在許多平臺上仍將占據較大比例。但可以預見的是,非醫藥零售業務的開拓將成為互聯網醫療企業的新任務。即便是在醫藥電商業務方面,價格雖然是患者考慮的首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配送時效、安全用藥服務等也成為患者的考量范圍。因此,建立差異化、具有競爭力的服務模式至關重要。
在已形成支柱性收入的基礎上,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還挖掘出了新的高增長業務。平安健康在養老服務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2024年上半年養老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4.8%。熙康云醫院的護理服務作為新獨立分部,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32.2%。微醫控股的健康管理會員服務收入也實現了大幅增長,從2023年上半年的1.34億元增長至2024年上半年的10.32億元。這些新業務成為企業業績持續規模化增長的重要動力。
線下渠道和居家場景已成為互聯網醫療的重要陣地。一方面,諸如檢驗檢查、護理等必須在線下完成;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居家場景的醫療健康需求日益增長。京東健康加大了線下布局,持續豐富到家快檢項目,完善了396項檢驗檢測庫,其中147項支持上門檢測。智云健康通過與藥企合作,銷售擁有所有權、銷售權或其他獨家權利的自營產品,實現了收入的顯著增長。方舟健客則利用長期建立的供應鏈關系,大力拓展批發業務。
互聯網醫療平臺不僅面向用戶提供各類服務,還面向醫藥供應鏈相關方進行業務布局。健康之路推出RWS支持服務,收集真實世界臨床數據,幫助醫藥企業和其他實體機構進行藥物研究。這一服務自2022年推出以來,客戶數、服務量和收入持續增長。這些新的業務布局進一步表明,互聯網醫療平臺收入的規模化增長還有新的可能。
目前,互聯網醫療企業越來越專注于自身主營業務,并緊密圍繞產業相關方的需求開拓新業務線。對于大眾而言,互聯網醫療已成為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產業而言,互聯網醫療平臺則成為了連接院外服務和醫療健康產品的樞紐,促進了醫護、藥械、保險等產業參與方的協作,推動了院外市場的重塑。好大夫在線加入螞蟻集團后,將進一步發揮平臺的鏈接能力,連接更多患者和醫生,推進商業醫療保險體系的創新。獲得新一輪融資的微脈則聚焦院外市場,通過全病程管理滿足大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醫療健康服務需求。互聯網醫療企業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和調整后,終于迎來了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