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近期陷入了嚴重的資金困境,其雄心勃勃的“星際之門”項目正面臨巨大挑戰。該項目旨在打造美國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預計耗資高達400億美元。然而,資金籌集進展并不順利,目前仍有300億美元的缺口亟待填補。
據悉,軟銀集團最初承諾在此項目中領投100億美元,但雙方因數據中心選址和投資規模等問題產生分歧,關系逐漸緊張。軟銀甚至發出警告,如果OpenAI不能在年底前進行結構重組,將考慮削減投資。面對這一困境,OpenAI不得不尋求與甲骨文達成一項價值3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服務協議,以期通過提升電力容量來緩解資金壓力。
盡管OpenAI的年收入已經達到100億美元,但其每年的虧損額也高達50億美元,使得盈利前景變得愈發黯淡。據預測,OpenAI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實現盈利。為了籌集更多資金,OpenAI目前正在與多個潛在投資者進行洽談,包括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印度的Reliance以及阿聯酋的MGX等。
除了資金鏈問題,OpenAI還面臨著內部挑戰。公司近期嘗試收購初創企業Windsurf未能成功,同時核心團隊成員也頻繁被競爭對手挖角,這無疑加劇了公司的穩定性風險。外部競爭也日益激烈,meta等公司正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對OpenAI構成了更大的威脅。
OpenAI的資金鏈危機與內部問題相互交織,使得其未來發展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市場對其持續發展的信心已經開始動搖,OpenAI能否克服重重困難,實現“星際之門”項目的宏偉目標,尚需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