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應用的蓬勃發展,數據安全議題日益凸顯其重要性。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數據安全管理平臺市場份額報告(2024)》指出,中國數據安全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在這場變革中,中國電信作為通信行業的領頭羊,正以技術創新和生態共建為雙輪驅動,積極應對數據安全挑戰。
近年來,我國數據產業呈現井噴式增長,2024年年度數據生產總量達到41.06澤字節,同比增長25%,數據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與此同時,數據泄露、隱私侵犯等安全事件頻發,給個人、企業乃至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在此背景下,數據安全治理成為大數據時代的迫切需求。
為了應對數據安全挑戰,中國電信充分利用其技術優勢,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的安全產品和服務。其中,量子技術的運用尤為引人注目。中國電信在量子密鑰分發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申請了大量專利和知識產權,構建了量子安全體系,為數據的隱私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云網融合方面,中國電信開創了云網安全中臺,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提供了靈活多樣的安全能力。中國電信還搭建了國內唯一的網絡攻擊防護平臺“云堤”,實現了對云網安全風險的全面監測和防控。天翼云作為中國電信的云服務平臺,構建了自研的云原生安全運營體系,滿足了企業云上安全需求。
除了技術創新,中國電信還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數據安全領域的應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中國電信實現了對數據安全威脅的實時監測與預警;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了數據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這些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電信在數據安全領域的綜合實力。
在生態共建方面,中國電信與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量子通信技術在數據安全領域的應用研究。同時,中國電信還積極參與數據安全論壇、研討會等活動,加強與行業內其他企業、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在第二屆數據安全創新大會上,中國電信與多家企業就制定《人工智能數據安全技術規范》達成共識,為數據安全領域的行業標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電信還與交通銀行、華為公司等頭部企業和科研院校共同協作,牽頭建設了云網基礎設施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國家級5G安全接入標準體系。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中國電信在數據安全領域的技術水平,也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