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數字化迅速滲透各行各業的時代,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期。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模糊了企業的傳統邊界,也對既有的業務模式和IT架構構成了嚴峻挑戰。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企業不得不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致力于構建一個更加高效、靈活且安全的信息化技術架構。
數字化轉型之路并非坦途,企業首先要面對的是邊界模糊帶來的安全風險。隨著虛擬化技術的廣泛應用,雖然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統一管理,但在云安全防護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業務部門之間的IT資源缺乏必要的分組和隔離,異構程度高,資源集成與數據集成面臨巨大困難。企業對IT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而投資與人力資源卻相對有限,這無疑加劇了業務快速發展的壓力。傳統數據中心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的不足,更是成為了企業連續性和穩定性保障的絆腳石。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企業的IT基礎設施經歷了從設備獨立、硬件孤島到虛擬化數據中心,再到以軟件定義為核心的分布式云化數據中心的演進。軟件定義數據中心以其高度的靈活性,能夠將安全、存儲、網絡、計算等資源延展到不同的云上,而硬件定義數據中心則因受限于專業設備,難以滿足成本和可擴展性的要求,逐漸被邊緣化。
在信息化技術架構的規劃上,企業采取了上層技術應用多樣化與混搭化的策略,通過統一的技術架構管理和規劃,沉淀技術能力和標準,以支撐技術架構的擴展。同時,構建統一的平臺能力層,實現應用系統的分類梳理和云化,建立云化資源池,進行應用遷移與升級,形成多數據中心、多云的統一管理體系。底層基礎設施的融合化也是關鍵一環,通過超融合架構替換遷移,降低運維復雜度,引入全棧虛擬化能力,構建可彈性擴展的云資源池。
云管理平臺在實現多云環境統一管理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云管理平臺,企業能夠實現資源的自服務、統一運維和自動化編排,從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信息安全體系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包括采用防火墻、入侵檢測、病毒防護等多種安全技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企業的風險評估、災難恢復、安全監控等能力,以構建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
在數據中心云化方面,企業采用了超融合標準架構與統一云管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的融合,通過虛擬數據中心VDC的方式,實現多個業務的隔離和資源的靈活分配。這種物理分布、邏輯集中的管理理念,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還增強了業務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以某多元化大型集團企業為例,其IT基礎設施現狀復雜,集團與分支間的管控關系不同,IT運維能力參差不齊。面對業務快速擴張和并購頻繁的挑戰,IT部門需要為集團業務擴張提供戰略支撐,實現業務的集中管控與大數據戰略。為此,該企業采取了分階段進行云化試點的策略,通過超融合標準化改造、托管云擴容、多云融合管理平臺等手段,實現了業務的快速上線和運維復雜度的降低。
在分支云與容災體系建設方面,該企業基于OverLay+NFV的云租戶網絡模型,實現了分支零IT、管理更敏捷、業務訪問更高效、立體安全防護等優勢。同時,構建了高集成、低投入、高可靠、高靈活、可視化統一管理的容災體系,實現了本地備份、異地容災、快速恢復等功能,為企業的業務連續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