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一項重要統計數據由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揭曉: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推出的大模型數量累計達到3755個,其中中國企業的大模型數量獨占鰲頭,達到了1509個。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我國在基礎大模型研發上的迅猛勢頭,也反映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中的廣泛滲透,特別是在電子、原材料及消費品等多個關鍵領域。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第56次統計報告指出,至2025年上半年,我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層面均取得了顯著進展。相關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應用場景也日益豐富。用戶調研數據顯示,截至6月份,已有80.9%的用戶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來解答問題。在產業維度上,預計至2024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規模將跨越7000億元大關,且未來幾年內將維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
我國的人工智能產品正深度融入辦公協作、教育普及、工業設計及內容創作等多個場景,形成了一個跨領域的智能應用生態體系。與此同時,隨著國內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革新與進步,眾多高品質的國產人工智能產品正加速進軍國際市場,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版圖中的話語權。
尤為一款名為DeepSeek的新興應用,在上線短短不到20天的時間內,便迅速吸引了超過3000萬的全球日活躍用戶,成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領域中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員。我國在人工智能專利領域同樣表現出色,專利數量占據了全球的60%,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強大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