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企業 Julius AI,一家自詡為“AI 數據分析專家”的公司,近日欣然宣布其成功募集到 10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此次融資由業界知名的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牽頭,并匯聚了多位重量級投資者的參與,包括 Horizon VC、8VC、Y Combinator、AI Grant 加速器,以及一些個人投資者,如 Perplexity 的 CEO Aravind Srinivas、Vercel 的 CEO Guillermo Rauch 和 Twilio 的聯合創始人 Jeff Lawson。
Julius AI 的故事始于 2022 年,其創始人 Rahul Sonwalkar 在完成 Y Combinator 的孵化項目后,毅然決定投身于 Julius AI 的開發。在此之前,他曾嘗試在加速器內創立一家物流公司,但最終決定轉變方向。
Julius AI 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能力,能夠像專業的數據科學家一樣,處理和分析龐大的數據集,并根據自然語言指令構建預測模型。盡管市場上已有 ChatGPT、Anthropic 的 Claude 和谷歌的 Gemini 等巨頭,Julius AI 依然憑借獨特的定位,成功開辟了自己的市場空間。據統計,目前 Julius AI 已擁有超過 200 萬用戶,并生成了逾千萬份數據可視化作品。
在接受 TechCrunch 采訪時,Rahul Sonwalkar 分享道:“使用 Julius AI 就像與之對話一樣簡單。你可以像與團隊內的分析師交談那樣,向 AI 提出需求,然后它會像人一樣為你編寫代碼、分析結果。”例如,用戶只需提出“能否用圖表展示中國和美國各行業收入與凈利潤的關聯性?”這樣的問題,Julius AI 便能迅速響應并提供直觀的圖表。
Julius AI 在數據科學領域的出色表現,甚至引起了哈佛商學院(HBS)教授 Iavor Bojinov 的關注。Bojinov 對 Julius AI 贊賞有加,并邀請 Sonwalkar 對其產品進行改良,以適應哈佛商學院新開設的必修課程——“領導者的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
在開發過程中,盡管面對諸多質疑,認為與已有基礎模型公司功能相似,難以脫穎而出,但 Sonwalkar 堅持認為:“我們深刻意識到,專注于實際應用場景是成功的關鍵。”
Sonwalkar 在 Y Combinator 期間曾以一場頗受爭議的惡作劇引起廣泛關注。在埃隆·馬斯克收購 Twitter(現歸屬于 X 實驗室)的次日,他假扮成被解雇的 Twitter 工程師“Rahul Ligma”,在公司總部外成功吸引了媒體的注意。盡管這一事件讓他一時聲名大噪,但 Sonwalkar 表示,他更希望人們關注的是他的初創公司 Julius AI。“如今,我覺得大家更熟悉的是 Julius,而非我個人。”他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