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傳出重磅消息,蘋果公司的人工智能(AI)部門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才流失挑戰。據彭博社資深記者馬克·古爾曼的深度報道,僅在一個月內,meta Platforms憑借慷慨的薪酬策略,成功誘使蘋果基礎模型團隊(AFM)的四名核心成員轉投其麾下。這四位關鍵人物包括多模態AI領域的佼佼者張博文、曾任AFM團隊負責人的龐若鳴,以及經驗豐富的資深成員湯姆·岡特和馬克·李。
其中,張博文的離職尤為引人注目。他在蘋果期間,深度參與了AFM團隊的核心技術開發,主導構建的30億參數端側模型,是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的重要基石。盡管該模型在iPhone 15 Pro上展現出了每秒30 token的高效生成速率,但在應對OpenAI GPT-4級別的復雜任務時,仍需依賴云端算力支持。張博文,這位擁有清華大學與華盛頓大學技術創新碩士學位的專家,曾在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留下足跡,2023年5月加入蘋果,如今卻選擇加入meta新成立的“超級智能團隊”,繼續其AI探索之旅。
而meta為吸引龐若鳴所開出的薪酬包,更是震驚了整個科技行業。這位蘋果AI研究的前主管,負責把握AFM團隊的戰略方向,其離職無疑對蘋果的AI研發體系構成了重創,被外界視為“中樞神經受損”。據悉,meta為龐若鳴提供的薪酬包超過2億美元,刷新了科技行業高管跳槽的薪酬紀錄。龐若鳴的離開,無疑讓蘋果的AI戰略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湯姆·岡特與馬克·李的離職,同樣讓蘋果AI部門損失慘重。這兩位在多模態算法優化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曾攜手打造出FastVLM視覺模型,該模型在iPhone端實現了推理速度85倍的提升。然而,由于蘋果云端模型的參數規模僅1500億,遠落后于谷歌Gemini、meta Llama等競品,導致他們的技術成果在落地應用時受到嚴重限制。
古爾曼在報道中指出,蘋果AI戰略陷入困境的根源在于管理層對技術路徑的深刻分歧。軟件主管克雷格·費德里吉對AI的投入產出比持長期質疑態度,認為AI雖然潛力巨大,但短期內難以帶來實際回報。這種觀念導致蘋果在2024年的研發費用中,AI相關項目的占比不足15%,而同期meta則將超過60%的預算投向AI領域。盡管蘋果試圖通過小幅加薪來挽留AFM團隊的人才,但相較于meta等競爭對手,其薪酬水平仍顯得捉襟見肘,不足對方的三分之一,這無疑加速了人才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