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的一年拉開帷幕,投資界對于大消費板塊的討論愈發激烈。與去年強調大消費作為“安全墊”的角色不同,今年市場普遍看好大消費的“崛起之勢”。這一轉變背后,是國家政策層面對于內需消費的強烈刺激信號?;仡櫄v史,中國內需的崛起與電商購物節的興起密不可分,從淘寶的雙11到京東的618,這些購物盛宴不僅推動了消費市場的繁榮,更為自媒體平臺和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過去二十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令人矚目,而這一切的源頭,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內需刺激政策。在那之后,互聯網與房地產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財富機遇?;ヂ摼W的崛起,正是得益于擴大內需的政策東風。如今,消費板塊依舊龐大,但投資者的選擇需謹慎,畢竟資金有限。在選擇消費股時,應緊跟市場趨勢與政策導向,家電、數碼、汽車等領域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
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消費者的偏好成為投資的關鍵風向標。其中,嗜好品如酒類,因其獨特的行業許可制與成癮性消費特點,展現出強勁的投資潛力。不同消費群體對于酒類的選擇也各有偏好,經濟型消費者偏愛二鍋頭等親民品牌,而高端消費者則更傾向于茅臺等奢侈品牌。隨著經濟的起伏,消費者的選擇也會發生變化,但酒類市場的穩健性不容忽視。
2024年,消費市場圍繞“高性價比”與“內卷價格戰”展開激烈競爭,拼多多、Shein等電商平臺憑借高性價比產品贏得市場青睞。進入2025年,盡管政策紅包釋放積極信號,但消費者仍傾向于節儉消費,二鍋頭等經濟型酒類銷量持續攀升。然而,若經濟環境改善,財富水平提升,高端酒類市場有望重拾升勢。
在消費股的具體選擇上,投資者應關注具有行業領先地位的品牌。貴州茅臺、五糧液等高檔白酒品牌,憑借其稀缺性與品牌影響力,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同時,農夫山泉、青島啤酒等功能性飲料品牌,因滿足消費者日常需求與解壓需求,展現出穩定的增長潛力。海天味業等剛需消費品企業,雖然整體市場橫盤,但銷量穩定,未來仍具慢牛走勢。
康師傅控股作為食品飲料領域的巨頭,憑借其成熟的市場地位與穩定的現金流,成為投資者眼中的現金奶牛股。在電信運營商領域,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企業壟斷國內市場,擁有穩固的壁壘與持續的增長潛力。家電行業方面,蘇泊爾、美的、格力、海爾等企業受益于以舊換新政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小米集團作為多元化發展的代表,不僅在家電、數碼領域取得顯著成績,還涉足汽車領域,幾乎吃到了2025年政策紅利的“全餐”。芒果超媒作為地方電視臺商業化的佼佼者,憑借其在娛樂產業的深厚底蘊,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寵物經濟方面,瑞普生物、中寵股份等企業受益于寵物市場的火爆需求,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
電商平臺方面,拼多多與京東憑借明確的市場定位與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在淘系走弱的大背景下,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零售市場的地位。新茶飲市場同樣值得關注,蜜雪冰城等供應鏈型企業與喜茶等中高端茶飲品牌各具特色,未來有望在海內外市場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