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29日凌晨,隨著鞭炮聲的漸漸消散,又一年的春晚圓滿落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盛事,春晚不僅吸引了億萬觀眾的眼球,更成為了互聯網大廠競相追逐的流量高地。
據統計,今年春晚在境內新媒體端的實時直播收視次數和互動量均刷新了歷史記錄。新媒體端的直點播收視次數高達28.17億次,相比去年增長了6.9億次;而社交媒體上的話題閱讀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66億次,同比增加5.5億次。這些數據無疑彰顯了春晚作為流量入口的巨大潛力。
回顧過去,互聯網大廠與春晚的合作曾經歷多次起伏。從微信紅包開啟的互動營銷先河,到支付寶、百度、快手、抖音等巨頭的紛紛加入,春晚成為了大廠們競相撒錢、爭奪流量的戰場。然而,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這種簡單粗暴的模式開始顯現疲態,用戶增長放緩、留存率下降,高額投入難以持續。
今年,互聯網大廠以全新的姿態回歸春晚,摒棄了過去的撒錢模式,轉而通過創新互動、技術賦能和品牌價值傳遞來重塑流量競爭的意義。春晚不再是一個短暫的流量爆發窗口,而是成為了構建長期用戶關系和塑造品牌認知的重要平臺。
阿里巴巴時隔多年重回春晚舞臺,此次回歸帶來了電商和AI兩大核心業務。淘寶作為獨家電商互動平臺,推出了許愿領紅包的活動,吸引了大量用戶參與。觀眾們只需在淘寶許下心愿,就能領取個人專屬的春晚云參演證,并有機會瓜分25億元紅包。這一創新玩法不僅提升了春晚的互動性和娛樂性,更成為了全民共同的美好記憶。
與此同時,阿里云作為春晚的獨家云計算與AI合作伙伴,為春晚直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從實時響應的互動玩法到流量高峰的穩定保障,阿里云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技術實力。在主舞臺上,阿里云通義大模型AI技術更是呈現了科幻電影中的“子彈時間”經典畫面,為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
除了阿里巴巴,其他大廠也各顯神通,為觀眾帶來了豐富的互動體驗。抖音作為春晚的直播合作伙伴,通過全端覆蓋的直播模式和短視頻矩陣,為用戶提供了無縫觀看春晚直播的便捷體驗。同時,抖音還推出了“歡笑中國年”系列活動,讓觀眾在享受春晚的同時,還能參與互動環節,贏取豐厚獎品。
B站則首次成為春晚的獨家彈幕視頻平臺,將彈幕文化與春晚觀看場景深度結合。觀眾們可以通過彈幕分享感受、評論節目,甚至與其他用戶互動,這一創新形式讓春晚成為了全民即時交流的社交場。然而,這一嘗試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有網友認為彈幕內容過于預制,缺乏真實互動性。
小紅書則延續了去年的成功經驗,繼續推出《大家的春晚》獨家直播節目。鏡頭直接搬進春晚后臺,讓觀眾能夠近距離接觸春晚演員,了解節目背后的故事。小紅書還推出了“一年一度春節廟會”系列活動,涵蓋了豐富多樣的直播內容,吸引了大量用戶參與。
今年大廠們與春晚的合作形式表明,互聯網大廠的流量競爭邏輯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過去以流量收割為主要目標的合作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大廠們開始圍繞自身定位展開差異化營銷,通過春晚平臺傳遞品牌價值。這種多樣化策略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還避免了直接競爭,讓各大廠在春晚這一超級流量場景中搶占用戶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晚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大大增強。用戶不再只是被動觀看者,而是成為了積極的參與者。這種參與感增加了用戶在平臺上的停留時間和使用頻率,從而增強了用戶與平臺之間的粘性。同時,用戶二創和UGC生態的興起也延長了春晚的“長尾效應”,在文化傳播和消費市場層面持續發酵。
對于春晚來說,與大廠們的創意性合作也為傳統春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年輕群體的參與和互動,讓春晚在年輕一代中更具吸引力,有助于推動春晚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春晚將更加注重與互聯網大廠的深度合作和創新互動,共同打造更加精彩、多元、富有活力的春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