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領域迎來重大突破,亞馬遜云科技宣布與OpenAI達成合作,用戶現可在其平臺上部署OpenAI最新推出的推理模型。這一消息迅速在業界掀起了波瀾。
8月6日,OpenAI正式發布了兩款開放權重基礎模型——gpt-oss-120b與gpt-oss-20b。這兩款模型首次通過Amazon Bedrock和Amazon SageMaker AI平臺對外提供服務,助力客戶快速搭建生成式AI應用。與此同時,亞馬遜投資的Anthropic公司也推出了其最新一代的Claude Opus 4.1和Claude Sonnet 4混合推理模型,并已上線Bedrock平臺。兩大AI巨頭的明星產品同步落地,標志著亞馬遜云科技在Agentic AI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Amazon Bedrock平臺如今已匯聚了包括OpenAI、Anthropic、DeepSeek、meta等在內的13家頂級AI公司的大模型。用戶驚喜地發現,每當有新的大模型發布,他們都能迅速通過Bedrock或SageMaker平臺進行調用。這一現象甚至引發了業界的戲言:大模型爭霸賽可以直接在Amazon Bedrock上展開。那么,這一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戰略考量和市場邏輯呢?
事實上,早在AI大模型競爭白熱化之前,亞馬遜云科技就已經確立了“選擇大于一切”的戰略方向。2023年4月,亞馬遜云科技推出了Amazon Bedrock平臺,打破了行業對“單一終極AI模型”的盲目追求,倡導多樣化模型的發展路徑。同年re:Invent大會上,亞馬遜云科技CEO Andy Jassy提出了“Choice Matters”戰略,強調沒有一款大模型能夠適用于所有場景。如今,這一前瞻性布局已經形成了包含上百款商業及開源模型的龐大生態,驗證了差異化技術路線的長期價值。
在“選擇大于一切”戰略方向的指引下,亞馬遜云科技不斷推出創新服務。Amazon Bedrock平臺自推出以來,已成為每個季度財報中的高頻詞匯,每次提及都代表著新的進展。截至目前,Bedrock平臺已提供了217款大模型供用戶選擇。從2023年4月Anthropic和AI21 Labs模型的上線,到2025年OpenAI的加入,Amazon Bedrock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有力。
然而,在大模型企業風光無限的背后,亞馬遜云科技對市場的商業洞察更為深刻。Gartner在2025年的預測中指出,到2027年,將有80%的中國企業采用多模型策略。這一趨勢凸顯了客戶在云上擁有多模型選擇權的重要性。而亞馬遜云科技正是通過Bedrock平臺,為用戶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盡管大模型企業曾一度風頭無兩,但市場逐漸趨于理性。Gartner的統計顯示,三分之二受訪企業高管認為生成式AI將帶來顛覆性變革,然而僅有41%的試點及概念驗證項目能夠進入生產階段。這表明,企業在面對大模型選擇時,需要綜合考慮成本預算、數據遷移與管理、ROI投資回報等多方面因素。
“選擇大于一切”的理念源于亞馬遜云科技豐富的云服務經驗??蛻粼谶x擇大模型時,需要在時延、成本、精度三個層面找到平衡點。小模型成本低、速度快,但精度低;大模型則相反。因此,選擇適合客戶業務、能帶來價值增量的模型組合才是關鍵。例如,OpenAI此次開放的gpt-oss-120b和gpt-oss-20b模型,就以其高性價比和強大的推理能力,滿足了更廣泛的需求。
在Amazon Bedrock平臺上,用戶不僅能夠找到適合單個場景的高性價比模型,還能通過多模型協作實現最佳效果。亞馬遜云科技自研的Nova系列四大模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們與其他優質模型適配,形成了不同使用場景下的模型組合。例如,在復雜的翻譯系統中,DeepSeek R1和Claude 3.7負責處理專業翻譯,Nova Lite則處理日常用語;在聊天機器人中,Nova Lite先理解用戶意圖,Claude再處理復雜問題……
亞馬遜云科技始終堅持“選擇大于一切”的戰略方向,不僅幫助客戶最大化地實現業務價值,也使其在生成式AI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與其他只提供單一模型選擇的云服務提供商相比,亞馬遜云科技通過構建最完整的AI生態和最龐大的用戶基礎,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亞馬遜云科技的全棧布局和戰略耐力將成為其持續領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