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萬眾矚目下,美國人工智能巨頭OpenAI近日正式揭曉了其最新力作——GPT-5。這款全新AI模型的問世,標志著OpenAI在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上的又一重大步伐。
周四的直播活動中,GPT-5首次亮相便驚艷四座。相較于前代,GPT-5在編程能力、創意寫作以及復雜邏輯推理等方面均實現了顯著提升。OpenAI的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在之前的吹風會上就透露,GPT-5是公司現有模型的一次質的飛躍,它讓用戶仿佛在與各領域專家進行直接對話。
從發布當天起,OpenAI開始向所有用戶開放GPT-5的使用權限。付費用戶將享受更高的使用額度,而Pro會員則可以體驗到GPT-5 Pro版本的獨特優勢。對于免費用戶而言,一旦配額用盡,系統將自動切換至功能相對簡化的GPT-5 mini模型。教育和企業客戶則預計將在下周獲得訪問權限。
回溯到三年前,OpenAI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當時基于GPT-3.5模型)迅速點燃了生成式AI的熱潮。此后,OpenAI不斷推出更加復雜的系統,包括能夠模擬人類推理過程的模型和幾乎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執行任務的AI智能體。
今年,關于GPT-5的傳言四起,其中不乏奧特曼本人的暗示。他曾在4月表示,GPT-5的表現將遠超公司最初的預期,并在近期直言新模型的能力讓他本人都感到壓力。奧特曼分享了一個親身經歷:他曾將一封未看懂的郵件輸入GPT-5,結果得到了完美的答案,那一刻他感覺自己與AI相比顯得毫無用處。
GPT-5不僅響應速度更快、解答更精準,而且產生事實性錯誤的頻率也大幅降低。OpenAI的ChatGPT團隊負責人尼克·特利表示,與新模型對話時,感覺更加自然流暢。
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OpenAI還推出了四種預設“人格”供ChatGPT用戶選擇,以定制與聊天機器人的互動體驗。這些選項目前以“研究預覽”的形式開放,包括“犬儒”、“機器人”、“傾聽者”和“書呆子”。
GPT-5的一大亮點在于其能夠自動判斷何時需要深入思考和投入多少時間,從而避免了用戶在常規大模型與推理系統之間手動切換的麻煩。這一機制不僅優化了算力資源,還提升了回答的質量。
OpenAI將GPT-5定位為強大的編程工具,順應了“氛圍編程”的潮流。隨著科技巨頭和初創公司紛紛推出AI編程助手,奧特曼認為,“軟件按需生成”將成為GPT-5時代的標志性特征。在現場演示中,一位研究員展示了如何利用GPT-5快速構建一個美觀且高度互動的法語教學網頁應用,從提出需求到生成完整軟件僅用了幾分鐘。
為了驗證GPT-5的能力,OpenAI邀請了多家公司作為早期測試伙伴,包括熱門AI編程助手Cursor的開發商Anysphere和瑞典“氛圍編程”初創公司Lovable。Lovable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安東·奧西卡評價稱,GPT-5在快速構建復雜應用方面表現卓越,生成的代碼易于維護,且在修復漏洞方面表現出色。
然而,盡管GPT-5性能亮眼,但業界普遍認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實現仍遙不可及。路透社指出,GPT-5的發布正值AI行業的一個關鍵時刻,企業的AI支出疲軟,僅靠消費者支出難以支撐數據中心的巨額投入。《金融時報》也提到,GPT-5在數學、科學與編程方面表現出色,但仍屬于“增量提升”,通用人工智能尚未到來。
部分早期測試用戶認為,從GPT-4到GPT-5的性能提升并未達到公司前幾次迭代時的顛覆性程度,且遠未達到能完全取代人類的水平。奧特曼本人也承認,GPT-5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這是AI比肩人類的關鍵所在。
發布會上演示的部分圖表存在視覺誤導,引發了外界對GPT-5透明度及數據準確性的質疑。奧特曼事后承認這是一個“重大失誤”,并表示營銷團隊已道歉并公布了修正后的圖表。
面對來自中美AI企業的激烈競爭,OpenAI發布GPT-5被視為其保持領先優勢的最新舉措。盡管長期領跑市場,但OpenAI如今正面臨來自谷歌、Anthropic、馬斯克創辦的xAI以及中國公司DeepSeek等多方挑戰。為了保持領先,OpenAI已籌集數百億美元資金,用于構建和支持GPT-5等尖端模型。
作為公司的“門戶產品”,ChatGPT的周活躍用戶已近7億,付費企業用戶達500萬。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OpenAI表示將以象征性的每年1美元費用向美國聯邦機構提供訪問權限,并發布了兩款免費開源模型以應對競爭。
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約翰·錫克斯頓認為,GPT-5在最新基準測試中顯示出“適度但顯著的改進”,且其架構煥然一新,為未來創新奠定了基礎。然而,高德納分析師奇拉格·德卡特則給出了更為審慎的評價,認為GPT-5在技術性能方面符合預期,但在寫作質量上只是漸進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