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傳來消息,OpenAI公司新推出的GPT-5人工智能模型雖已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但其在中國市場的商標布局卻遭遇波折。據悉,OpenAI通過兩家關聯企業在中國提交了針對GPT-5的商標申請,意圖覆蓋科學儀器與網站服務領域。
具體而言,歐愛公司申請了兩項包含“OPENAI GPT-5”字樣的商標,而歐愛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則嘗試注冊兩枚僅含“GPT-5”的商標,兩者的申請類別均指向科學儀器與網站服務。然而,這些申請目前均處于等待駁回復審的狀態,尚未獲得正式批準。
值得注意的是,“GPT”這一縮寫,即“生成式預訓練轉換器”,已被全球多個國家的商標機構視為通用技術術語,因缺乏足夠的顯著性而難以注冊為商標。事實上,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此前已兩次拒絕了OpenAI對“GPT”的商標注冊申請,理由是該注冊可能會妨礙競爭對手準確描述其產品特性。
進一步觀察發現,歐愛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在2023年還積極申請了一系列與GPT相關的商標,包括“CHATGPT”、“GPT-4”、“GPT-6”及“GPT-7”,這些申請同樣指向科學儀器與網站服務類別。然而,這些商標申請的當前狀態均為“駁回復審中”,意味著OpenAI在中國市場的商標布局面臨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