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用戶關注的AI應用DeepSeek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全面宕機事件,引發了廣泛討論。8月11日晚間,眾多用戶發現DeepSeek的服務突然中斷,無論是通過API接口、網頁端還是移動應用,都無法獲得有效響應,屏幕上反復跳出“服務器繁忙”和“網絡異常”的提示。
這一突發事件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酵,不少網友紛紛發文表示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并附上了顯示服務器繁忙的截圖。一時間,DeepSeek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然而,在用戶的焦急等待中,DeepSeek官網很快發布了公告,宣布網頁服務及API接口已恢復正常使用。這一消息讓不少用戶松了一口氣,但同時也引發了對于此次宕機原因的猜測。
據了解,這并非DeepSeek首次出現故障。在今年上半年,該應用就曾遭遇過類似問題。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由于系統流量攀升至峰值后,觸發了相關保護機制所致。不過,盡管服務已經恢復,但DeepSeek近期的負面反饋似乎仍在增多。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5年二季度AI應用價值榜》數據,Deepseek的月均下載量出現了大幅度下跌,跌幅高達72.2%。從原本超八千萬的驚人下載量,銳減至兩千多萬。這一數據無疑給DeepSeek敲響了警鐘。
業內人士指出,Deepseek下載量的大幅下滑,一方面與其遲遲未推出萬眾期待的萬億級參數模型R2有關,導致部分用戶失去耐心;另一方面,行業內其他競爭對手如Kimi、豆包等團隊相繼推出最新模型,使得Deepseek的市場優勢逐漸減弱。
同時,在本地應用與私有化部署領域,Deepseek也面臨著來自新興AI軟件的競爭壓力。這些新興軟件憑借更低的成本、更完善的模型體系、更方便的操作以及更豐富的生態等多方面優勢,逐漸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盡管如此,Deepseek并非毫無亮點。其推行的開源模式為國內AI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也為AGI(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發提供了一定的支持。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鋒一直懷揣著對AGI的執著追求,但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海量的時間與資源投入。
因此,Deepseek作為AGI研發進程中的一種產物,其性能升級和服務器升級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也導致了用戶體驗逐漸下滑,最終引發了用戶流失的情況。然而,如果AGI的研發能夠取得新的實質性突破,Deepseek仍有可能再度崛起,成為引領人工智能發展新潮流的先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