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科研成果,該所研究員許操領導的團隊成功將生物技術與人工智能結合,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智能育種方式。這一創新不僅體現在他們研發出的特殊作物花型上,更在于他們成功打造了世界上首臺能夠自動巡航并進行雜交授粉育種的機器人——“吉兒”。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權威科學期刊《細胞》上發表。
許操團隊通過融合機器人技術、從頭馴化技術及育種加速器等前沿手段,構建了一個“智能機器人育種工廠”。這一工廠能夠迅速定制并培育出優良作物品種。尤為他們成功培育出結構型大豆雄性不育系,這有望為我國大豆雜交育種帶來突破性進展,從而大幅提升大豆的單產量。
“吉兒”機器人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其零部件的國產化自主率已超過95%,且在商業化生產溫室中穩定運行。該機器人展現出極高的柱頭識別準確率,達到85.1%,每朵花授粉僅需15秒。在一次巡航授粉過程中,“吉兒”實現了77.6 ± 9.4%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全天候不間斷地進行自動巡航和雜交授粉,確保每一朵花都能成功授粉并結果。
《細胞》雜志的審稿專家對這項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它是一項激動人心的創新型突破,是生物技術與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典范,具有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許操研究員表示,他們的研究開創了“生物技術筑基+AI賦能+機器人勞作”的智能育種新模式,標志著中國率先建立了完整的智能育種和制種技術體系,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科學研究中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