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近日接受了《連線》雜志的深度訪談,分享了她在多個關鍵議題上的見解,包括出口管制、與英偉達的競爭、AI技術的潛力,以及硅谷的人才爭奪戰。
蘇姿豐表示,即便美國限制AI芯片的出口,全球AI技術的發展也不會停滯。她認為,這種出口管制只是“噪音”,無法阻擋其他地區在AI領域的進步。AMD并不希望被外界簡單地與英特爾或英偉達相比較,蘇姿豐強調,AMD在CPU、AI加速器、個人計算和數據中心等多個領域都有布局,這些領域在未來幾年內蘊含著超過5000億美元的市場機遇。
在AI加速器市場上,蘇姿豐表示,AMD的目標是成為OpenAI、meta、xAI等企業的首選合作伙伴,但她并不急于實現這一目標。她透露,AMD已經在推理計算方面進行了優化,并且正在訓練自己的AI模型,但這并非為了與大型AI廠商競爭,而是為了測試和改進自家產品。
針對ROCm生態落后于英偉達CUDA的質疑,蘇姿豐表示,兩者的差異更多源于開發者的使用習慣,而非技術優劣。她透露,AMD正在加速推進ROCm生態的發展,包括補齊庫和算子、擴大招聘和收購,并持續傾聽開發者的反饋以改進軟件生態。然而,她明確表示,AMD不會像meta那樣花費巨資挖人,因為半導體行業的成就從來不是靠個人的單點突破。
在談到AI的未來時,蘇姿豐表示,她相信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實現只是時間問題,但她并不認為AI最終會比人類更聰明。她認為,當前的智能體主要執行的是瑣碎的任務,而AI的真正潛力在于提升生產力、解決復雜問題,例如將芯片設計的研發周期大幅縮短。
在個人話題方面,蘇姿豐分享了自己對醫學的看法。她表示,由于母親臨終前的經歷,她意識到當前的醫學更像是藝術而非科學。她認為,科技領域已經將復雜的系統整合起來協同運作,但醫學中不同科室之間尚未實現這一點。她還透露了自己并不喜歡被頻繁詢問與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