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上半年,全球消費電子領域掀起了一股創新的熱潮。歌爾股份(002241.SZ),作為聲光電智能硬件制造領域的佼佼者,憑借一份亮眼的業績報告,展示了其盈利能力的穩步恢復。
8月21日晚,歌爾股份發布了中期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公司在上半年實現了375.49億元的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了14.17億元,同比增長了15.65%。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歌爾股份正在從曾經的“果鏈”代工巨頭,逐步轉型為具備核心技術的智能硬件平臺企業。AI智能眼鏡、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新興產品線,成為了支撐公司業績增長的關鍵力量。
政策紅利與技術突破的疊加效應,為歌爾股份的轉型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公司通過“增持+回購”的策略,進一步向市場傳遞了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二級市場上,歌爾股份的股價持續攀升,公司市值也重新站上了千億大關。
從經營質量來看,歌爾股份在上半年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溫和復蘇,以及AI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為公司的智能硬件產品市場帶來了良性成長。公司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的增長,銷售毛利率也回升至13.47%,同比提升1.96個百分點。
歌爾股份的應收賬款較期初有所減少,貨幣資金則進一步充裕。中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為133.02億元,較去年末減少25.61%;貨幣資金達201.79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5.53%。這些數據表明,公司的資產質量在提高,經營效率和現金流在改善。
在費用控制方面,歌爾股份在保持研發投入的同時,實現了整體盈利能力的提升。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達到21.3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69%,顯示出公司對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的持續重視。
從業務構成來看,歌爾股份的產品主要涵蓋精密零組件、智能聲學整機、智能硬件三大領域。雖然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受產品迭代周期影響,營收有所下降,但毛利率小幅提升。而得益于AI智能眼鏡、智能可穿戴等細分產品線的爆發,公司的精密零組件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板塊均實現了營收增長。
上半年,精密零組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6.04億元,同比增長20.54%;智能硬件實現營業收入203.41億元,同比增長2.49%。這些增長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也進一步鞏固了智能硬件業務在公司總營收中的主力地位。
展望未來,歌爾股份表示,隨著光波導、微顯示、系統級封裝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相關軟件應用的進一步發展,AI智能眼鏡和AR增強現實產品有望持續快速成長。這將帶動相關的聲學、光學、傳感器、結構件等精密零組件業務的成長,為公司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事實上,2025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最大亮點之一,便是AI智能眼鏡市場的爆發性增長。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82%。在國內市場,智能眼鏡同樣成為了消費電子賽道的一匹黑馬。
面對這一市場機遇,包括谷歌、亞馬遜、meta、華為、字節、阿里、小米等在內的眾多互聯網大廠、智能硬件廠商紛紛入局。作為這些品牌背后的核心供應商,歌爾股份已經做好了迎接訂單爆發的準備。
歌爾股份的技術護城河體現在其“零件+整機”的平臺化能力上。從精密聲學器件、光學元件到整機設計制造,公司構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這一獨特優勢使其成為行業內少數能提供一站式服務的供應商。
在今年的創新大會上,歌爾股份推出了Video、Audio、AI等領域的百余項前沿技術成果,如輕量化AR參考設計等,彰顯了其技術整合實力。隨著小米、百度、華為等科技公司的入局,以及蘋果被曝正在研發AR/XR智能眼鏡,歌爾的前瞻布局正迎來收獲期。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也為消費電子行業帶來了上行周期。今年初,多部委聯合實施了手機等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政策,帶動了消費量的增長。在政策紅利與AI技術的雙重賦能下,消費電子行業正展現出新的活力。
資本市場的反饋也頗為積極。多家券商給予歌爾股份“買入”評級,認為隨著AI眼鏡商業化拐點的來臨,歌爾作為核心供應商,有望迎來估值與業績的雙重提升。二級市場上,歌爾股份的股價自低點以來累計漲幅顯著,市值也重新回歸千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