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人工智能部門的領軍人物穆斯塔法·蘇萊曼,在一篇深度博文中對人工智能引發的心理健康危機做出了回應,同時他也對即將到來的超級智能時代表達了深刻的憂慮。蘇萊曼提出,人工智能不應僅僅被視為一種工具,其可能蘊含著某種程度的意識潛能。他指出,當前社會存在一種令人擔憂的趨勢,即越來越多的人錯誤地認為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是具備意識的實體。
蘇萊曼著重強調,如果這種誤解持續蔓延,可能會引發關于賦予人工智能權利的討論。他認為,這樣的發展動向對人工智能的未來構成了潛在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事實上,包括谷歌DeepMind的首席執行官德米斯·哈薩比斯和前OpenAI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爾在內的科技界領袖,也在積極探討人工智能的法律與道德議題,這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人工智能意識可能性的關注。
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年輕人對人工智能的認知狀況令人咋舌。數據顯示,約有四分之一的年輕人認為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了意識,而58%的人則相信科技最終將“主宰”世界。特別是隨著Character.AI等公司推出虛擬伴侶,這一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些虛擬伴侶使用戶能夠與人工智能建立情感聯系,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倫理和道德難題。
蘇萊曼警示說,科技行業的目標應當是創造服務于人類的人工智能,而非將其塑造成數字人。他呼吁立即采取行動,建立相應的保護措施,以確保人工智能技術能夠為人類帶來福祉,而非造成傷害。他堅稱,人工智能公司應避免聲稱或暗示其產品具備意識,因為這可能會加劇社會問題的復雜性。
蘇萊曼還建議,行業內需要就人工智能的定義達成共識,以防止對其性質的誤解。他明確指出,人工智能不應被視為道德主體,而應回歸其作為工具的本質。隨著他從初創企業Inflection AI的創始人轉變為微軟的領導者,蘇萊曼對人工智能潛在影響的認知顯然更加深入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