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春節前夕,全球科技界迎來了一位新的明星——國產AI大模型DeepSeek。其火爆程度,堪比兩年前ChatGPT的問世,為全球科技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DeepSeek以驚人的性價比,用遠低于頭部模型的成本實現了對標的性能,這一極致的性價比讓業界為之“恐慌”。它不僅在全球100多個市場的應用排行榜上迅速登頂,更是在下載量上遠超ChatGPT,被外媒譽為“OpenAI最危險的挑戰者”。
資本市場的反應尤為迅速,DeepSeek的沖擊讓美國科技股集體震蕩。其中,芯片巨頭英偉達的股價暴跌近17%,市值蒸發約6000億美元,創下單日歷史之最。人工智能的版圖,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重塑。
在這場科技風暴中,一群投身時代浪潮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春節前,一則關于“雷軍千萬年薪挖角95后天才AI少女”的消息在科技圈瘋傳。這位少女名叫羅福莉,正是DeepSeek-V2的核心開發者之一。
羅福莉的成長經歷充滿了勵志色彩。她出生在中國四川的一座小城的農村,父母都是普通農民。盡管起點不高,但她的父母從未放棄奮斗,最終家境逐漸好轉。這種奮斗精神深深影響了羅福莉,讓她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現狀。
羅福莉的學習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前兩年,她的成績一度處于班級末尾。然而,她憑借夜以繼日的努力和階段性的目標感,逐漸走到了隊伍的最前列。大學時,她誤打誤撞進入了計算機行業,從電子專業轉到計算機專業,這成為她人生的第一個關鍵轉折。
大三時,羅福莉開始有意識地搜集保研信息,并通過寫自薦信的方式提前進入北大老師的組里實習。最終,她成為了那個組里唯一保研到北大的學生。在北大期間,她發表了多篇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會論文,學術水平達到了國內絕大多數實驗室的“博士”畢業要求。
畢業后,羅福莉以“阿里星”的身份進入了阿里巴巴達摩院,負責阿里深度語言模型體系的開源工作。兩年后,她跳槽到國內AI公司深度求索,成為國產大模型DeepSeek-V2的關鍵開發者之一。如今,她或許會接過雷軍親自遞來的橄欖枝,出任小米AI大模型團隊負責人。
在遙遠的美國,華裔少年亞歷山大·王也在AI領域書寫著自己的傳奇。2016年,年僅19歲的他與另一位華裔Lucy Guo共同創辦了AI數據標注公司Scale AI。隨著AI的爆發,Scale AI持續擴張,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標注公司之一。
亞歷山大·王出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個精英家庭,父母都是物理學家。他從小便在數學、計算機上展現出極高天賦,中學時便在各種競賽中屢獲殊榮。高中時期,他已得到不少硅谷科技公司的青睞。17歲時,他便踏入業界,先后在金融數據平臺和問答社區Quora從事技術工作。
2016年,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證明了深度學習的潛力。這一戰在全世界引起轟動,各大科技巨頭紛紛投身AI熱潮。亞歷山大·王也深受震撼,決定退學創業,盯上了數據標注這一領域。
他創辦Scale AI后,開創了“全球工廠”模式,研發了輔助數據標注的先進工具,步步為營。如今,Scale AI通過和OpenAI等巨頭合作,搶占了生成式AI帶來的新一輪技術熱潮的先機。2024年5月,Scale AI宣布以138億美元的估值完成10億美元的F輪融資,再次引起世界的驚呼。
AI時代的到來,讓像羅福莉和亞歷山大·王這樣的年輕AI人才成為了最搶手的資源。在被稱為AI元年的2024年,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科技巨頭們的AI人才爭奪戰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在國內,AI是互聯網大廠的必爭之地。為了盡早收攬頂尖技術人才,大廠們紛紛開出百萬年薪,并啟動各式各樣的招聘計劃。然而,AI人才緊缺的問題已開始凸顯。到2030年,中國對AI專業人才的需求預計將達到600萬,人才缺口可能高達400萬。
在國外,谷歌、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的CEO們也紛紛親自下場搶人。在不受競業協議限制的硅谷,一時間造就了人才高度自由流動的盛況。然而,技術革新的洪流中,資源、財富都會重新洗牌。有人能夠隨風起舞、乘風而行,也有人祈禱著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在這場AI革命中,羅福莉和亞歷山大·王無疑是時代的幸運兒。他們憑借天賦、努力和機遇,書寫了自己和時代互相成就的傳奇故事。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置身動蕩的變局中,不確定是唯一的確定。無論如何,人是時代的注腳,無論是耀眼的名字還是竭力生活的普通人,都構成了對任何龐大命題獨一無二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