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隨著大語言模型和聊天機器人的興起,高性能芯片的需求急劇增加。這些復雜的AI系統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來支撐其訓練和運行。目前,多數廠商依賴英偉達的高端芯片,如A100和H100,盡管這些芯片性能卓越,但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需求使得芯片支出成為一大負擔。為了降低成本并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一些企業開始探索自研芯片的道路,亞馬遜便是其中的先行者,其AWS Trainium和Interentia芯片已開始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作用。
據外媒最新消息,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領頭羊OpenAI,也加入了自研芯片的行列。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在緊鑼密鼓地開發其首款芯片,預計設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完成,并計劃交由臺積電采用先進的3nm制程工藝進行流片。流片作為芯片研發的關鍵環節,不僅檢驗設計的成功與否,還決定著芯片能否順利量產。這一過程可能耗資數千萬美元,并需要數月的時間來完成。
若流片成功,臺積電有望在明年開始量產OpenAI的自研芯片。據外媒報道,這款芯片在初期將主要用于AI模型的運行,但同樣具備訓練AI模型的能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OpenAI計劃將其應用于大型AI模型的訓練,并考慮研發性能更為強大的后續芯片。
OpenAI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同時也是英偉達AI芯片的重要客戶,其自研芯片項目的進展將對英偉達產生一定影響。若OpenAI在自研芯片方面取得成功,將有望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進而對英偉達的業績構成挑戰。這一動態無疑將引發業界對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未來發展方向的更多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