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佳節的溫馨氛圍中,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創始人雷軍,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活動,引領觀眾走進了小米北京海淀總部的獨特一角——員工食堂。這不僅僅是一個用餐之地,更隱藏著一份對工程師文化的深情致敬。
食堂內部,一個別具一格的貓咖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那里配備有智能化的投食裝置,為忙碌的程序員們提供了一個放松小憩的溫馨空間。而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食堂某處懸掛著一塊標語牌,上面赫然寫著“程序員是老大”,這幾個字仿佛在訴說著小米對技術人才的高度重視。
面對鏡頭,雷軍深情解釋了這塊牌匾背后的故事:“它源自我們金山軟件時期,那時它就象征著程序員在金山的重要地位。當我創辦小米時,這種工程師文化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無論是金山還是小米,我們都是由工程師創立的公司,科技創新始終是我們的核心動力。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創新,讓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因此,工程師和程序員在我們心中占據著無可替代的位置。”
小米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追求,從集團技術委員會的成立便可見一斑。自2019年起,這個委員會便肩負著把握技術戰略方向、預研前沿技術的重任。為了表彰在技術創新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工程師團隊,小米還設立了百萬美金年度技術大獎,這是小米內部最高級別的技術榮譽,獎勵對象為不超過10人的工程師團隊,獎金以價值100萬美元的股票形式發放。
雷軍曾在首屆“小米百萬美金技術大獎”頒獎典禮上強調:“小米自創立之初,就深深烙印著工程師文化的印記。我們的八個合伙人全部出身于研發領域,前一百名員工中,幾乎99%都是技術人才。技術立業,是小米骨子里的基因,也是我們公司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所在。”
時間流轉至2025年,雷軍在社交平臺宣布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小米將已經連續頒發六年的“百萬美金技術大獎”獎金額度提升至1000萬元人民幣,這標志著小米對技術創新的投入和獎勵力度再次邁上了新的臺階。今年的大獎,最終花落“小米超級電機V8s”項目組。
雷軍,這位從湖北省走出的科技巨擘,他的職業生涯與程序員身份有著不解之緣。在一次直播中,他回憶起自己當年作為“碼農”的奮斗歷程,從第一門編程課《Pascal語言程序設計》開始,到作品被編入教材,再到與學長共同開發商業軟件賺得第一桶金,每一步都凝聚著他對技術的熱愛與執著。即便在擔任金山軟件公司總經理期間,他依然保持著“經理+碼農”的雙重身份,直到一次意外的代碼丟失事件,才讓他徹底走上了專職CEO的道路。
然而,那段“碼農”歲月,卻在他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記。在每年的10月24日程序員節,雷軍總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程序員的敬意與懷念。今年,他在社交平臺曬出了小米園區的照片,并深情寫道:“今天1024,一個特別的日子。作為曾經的碼農,我總會想起那些在電腦前度過的無數個不眠之夜。”
雷軍的這番話,不僅勾起了無數程序員的共鳴,也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科技領袖對技術、對人才的深情厚誼。在小米這片創新的熱土上,工程師文化正茁壯成長,引領著小米不斷攀登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