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低調現身杭州西溪園區,這是他蛇年首次公開露面。據內部消息透露,馬云此行主要考察了阿里巴巴旗下的兩個創新業務——閑魚和夸克,分別由閑魚總裁季山和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陪同。
閑魚與夸克均屬于阿里巴巴首批戰略級創新業務“四小龍”成員。去年11月,吳泳銘正式公布了這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包括1688、閑魚、釘釘和夸克。這些業務被選中的原因在于它們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獨特的市場定位,同時符合用戶的需求趨勢和集團的“AI驅動”戰略。
吳泳銘強調,這些戰略級創新業務將以獨立子公司的形式運營,擺脫以往在集團內部的定位限制,阿里將以3-5年為周期持續投入。這一舉措標志著阿里巴巴在“AI驅動”戰略上的又一次重大布局,通過投資AI基建、開發B端和C端AI應用,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作為阿里巴巴的靈魂人物,盡管馬云已退居幕后多年,但他的每次露面都備受關注,被視為公司發展的關鍵信號。自2024年底以來,馬云公開亮相的次數明顯增加,如阿里巴巴電商事業群成立、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二十周年活動等重要時刻,都有他的身影。
此次馬云考察創新業務,同樣反映了這些業務正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閑魚作為注冊用戶數超過5億的二手交易平臺,95后用戶占比超過四成,但正面臨商業化的挑戰。而釘釘作為眾多企業的數字化底座,同樣面臨變現難題。相比之下,夸克和1688的發展更為順利。
夸克已經成為阿里巴巴AI在C端用戶側的一面旗幟。近年來,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重心逐漸轉向To C方向。自2024年底以來,通過業務整合、人才引進、產品布局等方式,阿里巴巴展示了在C端業務上打持久戰的決心。例如,AI應用“通義”從阿里云分拆并入智能信息事業群,天貓精靈硬件團隊與夸克產品團隊融合探索新硬件方向等。
夸克的進化尤為顯著。今年1月,夸克升級品牌口號為“2億人的AI全能助手”,成為國內唯一一款00后年輕用戶占比超過50%的AI應用。根據最新數據,夸克App年度下載量超過3.7億。在阿里巴巴內部,夸克、通義、天貓精靈等AI產品由吳嘉統管,專注于AI To C端應用的業務,形成了從生產力工具、智能對話產品到AI硬件的多端布局。
另一方面,1688作為阿里巴巴最古老的業務之一,近年來定位更加獨立和清晰。其戰略方向被確定為數字供應鏈,集成中國三十多年來的源頭廠貨,作為源頭廠貨直供直銷平臺。目前,1688平臺擁有107萬家商家,其中工廠數量超過60萬家,占全國工廠數量的十分之一。
為了推動產業帶的強勢復蘇,1688啟動了招商活動,重點招商對象包括經歷廠二代接班、加速數字化轉型、擁抱AI技術應用和嘗試跨境市場的工廠。同時,1688宣布所有面向商家的AI產品全部免費,如新推出的AI數字員工,可節省人力成本,提升生意效率。
在電商基本盤之外,阿里巴巴的創新業務具備豐富的市場想象力和AI可創造力,成為抓住AI浪潮、撬動年輕人的重要依托。馬云對AI的重視已深入阿里巴巴的戰略中,他多次強調,“AI電商時代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
在AI競爭中,阿里巴巴的優勢和短板同樣明顯。一方面,阿里巴巴在AI產業鏈、資源、數據以及應用場景等方面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在打造超級用戶產品方面,阿里巴巴缺乏經驗,這也是其加碼C端應用的一大挑戰。不過,隨著蘋果選擇阿里巴巴為中國iPhone用戶開發AI功能,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如今,阿里巴巴正站在一條新的起跑線上,電商時代的王者能否在AI時代繼續領跑,值得業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