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零售業的復雜圖景中,傳統商超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永輝、高鑫零售等巨頭加速轉型,尋求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區域商超則在本地化與規模化之間艱難探索,其中,江蘇宏信超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信超市”)的動向尤為引人關注。
近日,宏信超市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試圖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突破當前的增長瓶頸。這家深耕江蘇蘇中地區20年的區域零售企業,以“宏信龍”品牌經營零售和批發業務,其發展歷程充滿了起伏與挑戰。
宏信超市的招股書揭示了其面臨的多重困境。盡管公司歷史長達20年,且在江蘇省內擁有52家超市和107家便利店,但其營收增長卻顯得乏力。數據顯示,近年來宏信超市的營收始終在14億元左右徘徊,增速明顯不足。更令人擔憂的是,其零售業務出現了明顯下滑,而批發業務雖然有所增長,但電商業務的發展卻顯得滯后,收入占比極低。
在利潤方面,宏信超市的表現也并不理想。盡管凈利潤有所波動,但凈利率水平并不高,且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公司的流動負債持續增長,而手頭現金卻不足以覆蓋短期債務,這為其未來的經營帶來了不小的隱患。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的周轉日數也在逐年提升,資金回籠速度變慢,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的資金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宏信超市在戰略上也顯得搖擺不定。公司曾一度嘗試放開加盟業務,但后來又終止了這一計劃。在堅守本地市場與向外擴張的選擇中,宏信超市似乎并未找到明確的方向,這可能導致其錯失轉型的窗口期。
與此同時,區域商超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揚州作為宏信超市的大本營,已經涌入了多家全國知名的零售品牌,如大潤發、盒馬鮮生等。這些品牌憑借強大的供應鏈、會員體系與數字化能力,對宏信超市構成了不小的威脅。而在區域商超群體中,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一些企業通過學習胖東來的成功經驗,實現了單店日銷的大幅增長;而另一些未能成功轉型的企業,則陷入了退市危機。
胖東來的成功經驗為傳統商超提供了新的啟示。這家區域商超通過極致的服務和對員工的高度關懷,樹立了差異化的口碑。胖東來不僅提供90天無理由退換貨、免費修鞋改衣等超預期服務,還給予基層員工高于當地平均水平的薪酬,確保了團隊的穩定性。同時,胖東來大力發展自有品牌,淘汰同質化商品,以少量的SKU吸引了更多消費者。這些做法使得胖東來在有限的市場內建立了“不可替代性”,成為了區域商超的標桿。
對于宏信超市而言,胖東來的成功經驗無疑值得借鑒。在未來的發展中,宏信超市需要重新審視其生存法則,明確發展方向。如果繼續依賴“批發輸血+成本控制”的老路,即便上市成功,也可能難以擺脫行業內卷和低價競爭的困境。相反,如果宏信超市能夠學習胖東來的做法,注重服務和員工關懷,發展自有品牌,提升差異化競爭力,那么它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中國零售業已進入“能力制勝”的時代。對于區域商超而言,核心競爭力并不在于規模大小,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市場內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宏信超市的IPO之路,不僅是對其區域零售模式的一次價值重估,更是對其未來發展路徑的一次重要抉擇。在這個關鍵時刻,宏信超市需要做出明智的選擇,才能確保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