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梨形”還是“蘋果形”身材?
身材也決定了一個人的健康程度!不同的體型或許給健康帶來的風險不一。哪種體型更易患癌?近期,一項涵蓋了33萬人的研究發現,有這2個身材特點的人更易患癌。
01《Science Advances》超33萬人研究發現
身材肚子大、個子高者,患癌風險更高
4月,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涵蓋亞洲人、白種人、非洲人等近33萬人(大部分年齡35~65歲)的研究發現,不同的體型與整體癌癥的發病風險有相關。

研究人員根據其體重指數(BMI)、身高、體重、腰臀比、腰圍、臀圍,將他們大致歸納為4種體型:
全身性肥胖
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
個子高,腹型肥胖(肚子上脂肪更多)(蘋果形身材)
個子矮,體重和BMI高,但臀圍和腰圍細

在跟蹤隨訪了15年期間,有4.7萬多人患上了癌癥。對照分析后發現:
全身性肥胖:總體患癌風險身高10%,并與10種(子宮、食道、肝、腎、膽囊、胰腺、骨髓、乳腺、結腸、直腸)癌癥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
個子高,全身分布更多脂肪: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3%,并與5種(甲狀腺、乳腺、腦、中樞神經系統、惡性黑色素瘤)癌癥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
個子高,腹型肥胖:總體患癌風險升高了12%,與12種(食管、甲狀腺、腎、胰腺、結腸、前列腺、喉、食管鱗狀細胞、口腔、咽、肺、惡性黑色素瘤)癌癥風險升高存在正相關性。
個子矮,體重和BMI高,臀圍和腰圍細:總體患癌風險沒有升高。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腹型肥胖以及個子高者,患癌風險更高。
02如何有效減腹?
為什么腹型肥胖和個子高的人患癌風險更高?
雖然脂肪的堆積是全身性的,但仍是有所側重的,腰腹部脂肪堆積的最快。當內臟脂肪的“疆土”不斷擴張,就會擠占原本臟器的空間,輕則引起胸悶疲倦、呼吸困難、消化不良、厭油惡心,重則會誘發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健康等代謝類疾病。
根據研究表示:腰圍過大的人群,患脂肪肝的風險是普通人的5倍。不止是疾病,“腹型肥胖”患癌風險更高!目前研究發現:腰圍每多10cm,14種癌癥風險就會相應增加。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顯示,腹型肥胖是甲狀腺癌、膽囊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等多種癌癥的重要風險因素。
而個高與患癌之間的關系,一直有相關文獻報道。幾乎所有研究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身高越高,風險越大。無論國家,無論人種,無論男女,都是如此。
有研究曾表明,歐洲成年人群的平均身高每十年增加約1cm,這預示著同一時期內的癌癥發病率也會增加10%-15%。
個子高的人患癌風險可能更高,最主流“生長激素”理論認為,長得高的人,很多是因為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更旺盛,刺激細胞分裂和生長,導致患癌風險升高。
身高無法改變,但是調整飲食結構,規律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少喝飲料,保持充足睡眠早起早睡,日常注意坐姿和站姿。)來減腹卻是可以實現的。

我們也不必過于擔憂,身材只是影響患癌風險的因素之一。日常生活做好防癌措施,遠離各種致癌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以及存儲免疫細胞等等,就能大大降低患癌風險。
免疫細胞存儲,是現如今科技為我們提供的預防癌癥新方法!
所有腫瘤的形成均來源變異細胞的積累,在這過程中,如果我們人體免疫細胞可及時清除變異細胞,從根本上抗癌、防病、抗病毒!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我們需及早進行干預!如回輸自身存儲的免疫細胞,加強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功能等。

但人體免疫功能是逐年下降的,每個人到40歲后,人體免疫功能逐漸衰退,這是自然現象。為了降低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功能衰退造成的損傷,一般都會建議大家及早把免疫細胞存儲起來。
及時存儲下健康的免疫細胞,待到有需要之時將其利用起來對抗疾病、延緩衰老、增強抵抗力,是當下也是未來新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