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近日在長沙市召開了細胞產業發展座談會,吸引了南華生物、遠泰生物等9家企業代表,以及湖南湘江新區等產業園區和省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參與。會上,各方圍繞細胞產業的現狀、創新能力提升及政策支持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細胞產業,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陣地,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據統計,全球細胞治療市場規模已突破4000億美元大關。盡管湖南省的細胞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與一些先進地區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為此,與會代表紛紛建言獻策,認為應通過強化政策導向、構建公共服務平臺、引進龍頭企業和創新科普宣傳等手段,共同推動湖南細胞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細胞產業集群。
從全國范圍來看,細胞醫療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在近十年間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細胞醫療相關企業注冊量首次突破3萬家大關,達到3.25萬家,創下了近十年的新高。盡管2024年的注冊量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在高位水平,顯示出行業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具體到行業分布,細胞醫療行業展現出了極強的科技屬性。在超過12萬家的在業存續企業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占比最高,達到了62.4%,共有7.4萬家企業。緊隨其后的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10.6%,批發和零售業則占比10.3%。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細胞醫療行業的科技含量和技術密集型特點。
在注冊資本方面,我國細胞醫療相關企業的注冊資本主要集中在200萬元以內。其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至200萬元之間的企業占比最高,達到了29.8%;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內的企業占比次之,為28.0%。相比之下,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數量最少,僅占4.1%。總體來看,我國細胞醫療相關企業的注冊資本結構以中小型為主,合計占比達到了57.8%。
近年來我國細胞醫療相關企業的注冊量增速顯著。特別是在2020年和2021年,注冊量分別同比大幅增長了104.2%和106.6%,達到了1.14萬家和2.35萬家。這一增速不僅體現了行業發展的蓬勃活力,也預示著未來細胞醫療市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細胞治療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市場的日益成熟,未來我國細胞醫療相關企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各方需攜手共進,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細胞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