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近日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旨在未來三年內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加強云計算和人工智能(AI)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一舉措不僅刷新了中國民營企業在該領域的投資紀錄,也彰顯了阿里巴巴對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承諾。
吳泳銘強調,隨著AI技術的爆發式增長和國內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阿里巴巴將不遺余力地加速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推動整個行業生態的繁榮發展。他指出,這一投資不僅是阿里巴巴堅守主業、做強實業的體現,更是對未來和創新的一次重大押注。
從阿里巴巴的最新財報中不難看出,“AI+云”已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新動力。數據顯示,該季度阿里云實現營收317.42億元,同比增長13%,這一增速相較于上一季度的7%幾乎翻倍,主要得益于AI相關產品推動的公共云收入增長。持續的現金流為阿里巴巴繼續加大AI投資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吳泳銘進一步透露,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重點加大三大AI領域的投入,其中“AI和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被置于首位。他預計,未來三年的總投入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顯示出阿里巴巴對AI和云基建的極度重視。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此表示贊賞,認為阿里巴巴加大AI和云基建的投入為民營企業投資創新樹立了典范。他強調,面對新的科技趨勢和市場機遇,企業應敢于并善于進行長期戰略布局,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能對整個行業的創新氛圍產生積極影響。
近期,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布局動作頻頻,涉及技術研發、組織架構調整以及人員招聘等多個方面。例如,阿里巴巴全新開源了新一代多模態模型Qwen2.5-VL,并推出了基于MoE架構的旗艦模型Qwen2.5-Max。這些模型在Hugging Face上衍生的數量已超過9萬個,成為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阿里巴巴還在積極探索AI眼鏡等新硬件方向,并加大了在AI大模型相關產品和技術研發崗位的人員招聘力度。
在業務層面,AI技術已在阿里巴巴的多個板塊展現出強大的驅動力。以阿里國際站為例,其AI出海產品已經服務了全球6.9萬商家,AI發布的商品規模超過800萬,AI接待的買家次數超過4000萬。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AI工具的快速應用和平臺履約服務的快速升級,也進一步堅定了阿里巴巴投資AI的決心。
展望未來,阿里巴巴將繼續秉承技術驅動的理念,加大對AI基礎模型平臺、AI原生應用以及現有業務AI轉型升級的投入。吳泳銘表示,對于電商和其他互聯網平臺業務而言,AI技術升級將帶來用戶價值的巨大提升機會。因此,阿里巴巴將持續增加AI應用和算力的研發投入,運用AI技術深度改造升級各業務,以把握AI時代的新發展機遇。
業界分析認為,隨著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大廠紛紛加大在AI領域的資本開支投入,對算力等基礎設施的需求將進一步拉升。這將有望帶動國產AI算力產業鏈的需求改善,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