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駕駛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以及5G芯片的集成應用正逐步成為行業標配,推動智能駕駛市場由車內競爭延伸至車外,催生出AI交通這一新興賽道。近日,市場傳出消息,AI解決方案領域的佼佼者——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CT),正籌備在香港上市,預計籌集資金約2億美元。
據悉,智慧互通的此次上市行動將由中信證券及建銀國際擔任保薦人,其戰略投資者陣容強大,包括小米集團和高榕資本等知名企業。更有消息稱,智慧互通在完成香港上市后,還將尋求在上海實現雙重上市。
智慧互通是一家專注于智能交通技術的人工智能企業,旗下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如愛泊車(AIPARK)、愛通行(AITS)、愛充電(AIC)、領航者(AIPILOT)以及超視線機器人(ASER)等。這些品牌共同構成了智慧互通在智能交通領域的全方位布局。
回顧智慧互通的創始人閆軍的創業歷程,他首先確定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方向,隨后選擇了交通技術作為深耕的細分賽道。2012年,閆軍創立了專注于文本大數據的智慧星光公司。三年后,隨著團隊逐漸成熟,他開始針對城市交通難題“交通擁堵”和“停車難”進行考察,學習國際先進技術方案。
2015年,閆軍在北京中關村成立了智慧互通,并推出了首個品牌“愛泊車”。面對當時室內停車場飽和的現狀,閆軍選擇了路側停車這一細分領域,通過“AI+停車”模式,實現了城市停車的在線化、可視化、無人化管理。隨后,愛泊車在河北張家口等地成功落地,并逐漸拓展至北京等大城市。
在“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后,智慧互通于2020年推出了針對“交通擁堵”的第二個產品——愛通行。該產品在北京通州區智慧交通管理平臺項目、三亞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等多個大型項目中取得顯著成效。此后,愛通行以及領航者等產品開始走出停車場景,對道路通行數據進行優化,配合智能汽車駕駛,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智慧互通在技術研發方面也不斷取得突破。近日,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路網交通大模型”(IRNMMGPT)成功通過網信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截至目前,智慧互通的AI產品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北京、上海、廣州等超過50座大中型城市,每年服務車次超過10億次,形成了超大規模的高精度人工智能落地實踐應用。
在資本市場上,智慧互通也備受青睞。盡管此前多次沖擊IPO未果,但公司已成功完成多輪融資,吸引了包括高榕資本、中金資本、小米集團和蔚來汽車等在內的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其中,小米集團于2021年通過旗下投資平臺瀚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入股智慧互通,顯示出其在智慧交通領域的布局野心。
小米集團對智慧互通的投資不僅是對其技術實力的認可,更是對“車路云一體化”技術路線的看好。這一技術路線旨在通過新一代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的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融合為一體,實現智能網聯汽車交通系統的安全、節能、舒適及高效運行。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公布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名單,這一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然而,“車路云一體化”的實現仍面臨諸多挑戰。目前,僅有少數城市道路完成了V2X設備改造,設備覆蓋率和車載終端滲透率仍有待提升。盡管如此,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推動,這一領域仍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智慧互通等服務于路端的企業,正成為推動這一變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