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開希望千重浪,險筑金倉萬戶安。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一直以來,中國人壽財險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堅持聚焦主責主業,推進農險擴面提質,做好三大主糧保險、制種保險、地方特色農險等保險保障工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人壽財險承保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面積超1.15億畝,提供災毀、病害、價格、產量、收入等各類風險保障972億元,其中承保完全成本保險8688.51萬畝,提供風險保障805.39億元。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耕備耕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首戰”,關乎億萬農民的生計,更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強化金融保險支農”精神,中國人壽財險打出組合拳,多地機構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農戶真實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保險保障,并通過科技賦能,為后續的保險服務和理賠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春耕沃野千重浪,保險護航萬擔糧
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江西被譽為“江南糧倉”。為進一步在春耕時期將國家惠農政策宣傳好、落實好,提高農戶對惠農政策的知曉度,增強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保險參保意識,中國人壽財險江西東鄉支公司聯合撫州市東鄉區農業農村局前往東鄉區楊橋殿鎮轄區內路西村、下易村、金坑村、山下村等開展“春耕備耕”系列服務,在當地召開水稻種植保險宣傳會,面對面向農戶講解水稻種植保險相關政策制度、保險金額、保險責任、理賠程序及參保利好,對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解答,確保做到“應保盡保”,提振農戶種植信心,進一步提高抵御農業生產風險的能力。


“謝謝你們,不光給我們提供保險服務,還請專家老師給我們講解種植的知識,希望今年能豐產豐收”。2月28日,中國人壽財險江蘇蘇州中心支公司會同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農林服務中心,共同邀請蘇州農業科學院專家開展春季小麥田間栽培管理技術輔導活動。活動現場,農業專家通過現場座談講授、田間地頭指導等方式,針對吳中區臨湖鎮氣候與土壤條件、小麥生長期為農戶講解小麥品種選擇、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田間除草管理等關鍵技術,提升春耕效率。活動受到當地農戶的好評。


中國人壽財險河北霸州支公司針對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推出“政策性+商業性”組合保險產品,新增“小麥產量保險”“玉米產量保險”等特色險種,覆蓋春耕生產全鏈條風險。重慶分公司聚焦種植戶傳統生產風險,為農戶油菜等油料作物種植撐起“保護傘”,風險保障覆蓋暴雨、干旱、病蟲害等多類風險,讓農戶種得有底氣,耕得更踏實。陜西銅川中心支公司組織農險服務團隊走進銅川市耀州區坡頭街道,聯合坡頭街道財政所一起開展“春耕護耕優服務,搶抓農時保生產”專項行動。農險專員向農戶發放了《農業保險服務指南》《涉農保險產品宣傳冊》等宣傳資料100余份,并現場講解玉米完全成本保險、育肥豬保險保險等產品的保障范圍。針對農戶關注的理賠流程,工作人員還通過“i農險"APP演示線上報案、查勘定損等數字化服務功能。此外,身著綠馬甲的農險人員與在田間地頭的農戶交流,并實地了解種植戶的保險需求,收集優化服務的意見建議。
3月2日,山東省濟南市突降17.9毫米暴雪,創歷史同期極端天氣紀錄。暴雪在解除農田旱情的同時,給當地剛剛啟動的春季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中國人壽財險山東濟南市中心支公司接到報案,短時間內的強降雪壓塌了公司獨家承保的歷城區部分農業設施大棚,大棚設施和棚內農作物受損。災情就是命令,該公司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調集全市系統理賠骨干,分成三個查勘工作組迅速趕赴現場,協同農技專家及街道辦工作人員開展查勘救災。公司理賠人員不怕嚴寒和地面濕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專業查看設備,逐一對受損大棚和農作物損失進行詳細評估,簡化理賠手續,開通綠色理賠通道,確保盡快將賠款發放到農戶手中,不影響當前的春季生產。公司聘請的農技專家在協助好理賠查勘的同時,為受災農戶提供詳細的技術指導,建議大家及時清理積雪、加固大棚結構,采取保溫措施,減少低溫對作物的影響,并提醒注意排水,防止積雪融化后造成內澇積水,把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科技賦能春耕,保險服務更精準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農業新質生產力”,通過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的應用,對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持續深化科技賦能,提升保險服務質效。在多個縣域及鄉鎮地區推廣“安心防”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配合地方政府開展防損減損服務,提升縣域及鄉鎮地區的災害防范能力。逐步完善“國壽i農圖”農業保險地理信息平臺及“國壽i農飛”無人機作業管理平臺功能,逐步推動按圖到戶精準承保、精準理賠。加強AI生物智能識別技術應用,對奶牛、生豬等主要標的品種全面應用面部識別、智能點數、測長估重等技術。
各地分公司也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充分依托科技賦能,提升農業新質生產力。以中國人壽財險四川省分公司為例,該公司在今年初上新的“智慧農業風險防控系統”悄然走進射洪市的4000畝農田,標志著農業保險從“災后賠付”向“風險減量”的跨越式升級。通過該系統基于前期成功運用于眉山仁壽高標準示范農田的科技手段,聯合第三方科技公司,創新研發天氣預測、溫度監測、濕度調控、土壤墑情分析、災害趨勢研判五大核心模塊,通過無源無線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模型與衛星遙感聯動,實現農田風險“全天候感知、全維度預警”。射洪市太乙海闊農機專業合作社借助該系統,可完成“預警-處置-救援”全鏈條風險管理。據悉,通過主動預警,該系統有望在同等氣候條件下減少20%災害損失。

筑牢農業生產基礎 保護糧食生產安全
近兩年,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水稻田出現因鼠類動物啃食稻谷導致水稻產量減少的情況,不僅破壞稻田的生態平衡,影響水稻正常生長,還有傳播疾病等風險隱患。2月8日,中國人壽財險廣東中山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員協助三角鎮高平村的水稻種植農戶做好預防鼠患的護耕工作,為200多畝水稻田投放500斤的滅鼠劑,提前預防鼠患,以維持健康的稻田生存系統,保障糧食安全。

此外,為保障農田排水渠道灌溉系統暢通,防治內澇和干旱,確保作物的正常生長,中國人壽財險中山中心支公司還在中山橫欄鎮為500畝水稻田開展管護工作,疏通溝渠、清理淤積,協助農戶檢查和維護農田水利設施、農田內的水泵、閘門、管道等水利設施,確保相關設備的正常運行,并清理雜草雜物,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每年春耕春種時節,農村農用車輛逐漸增多,出行頻繁,保險護航春耕農用車輛成為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針對春耕備耕時期農用設備出行作業頻率高,中國人壽財險云南省分公司積極加強農用車輛的風險保障,提高其生產服務的風險防控能力。近三年,公司為全省超10504臺農用車輛提供了超54億元的風險保障。在云南元謀縣,當地中國人壽財險自2015年起,主動承擔起全縣忙于春耕生產拖拉機的主承保工作。為確保春耕生產不受影響,工作人員全身心投入,全力做好承保服務,精心優化承保流程,以高效、便捷的服務態度,讓農戶放心參保。不僅如此,還貼心地開通了年檢服務綠色通道,安排專人協助農戶辦理年檢手續,耐心解答農戶的疑問,確保每一輛拖拉機都能順利通過年檢,合法合規投入春耕生產,為春耕生產筑牢堅實后盾,以實際行動為廣袤田野上的春耕圖景添上安全底色。

聚焦春耕期間用工流動頻繁、風險高的痛點,中國人壽財險四川省分公司創新推出農村專屬產品——農業雇主責任保險。該產品專為農事場景定制,精準覆蓋農業生產中的各環節意外風險,適配季節性、臨時性用工特征,著力化解農業生產“用工難、保障難”現實困境。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為數千戶農戶及春耕務工人員提供超34億元風險保障,以金融力量守護田間希望。
新一年新征程,中國人壽財險將繼續踐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的使命,以更精準的保障、更溫暖的服務,守護每一粒春天的種子,每一位春耕的農民朋友。
撰稿:徐睿